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语书写大赛,在社会引起一定的反响,最近我们江西省也举办了汉语书写大赛,似乎汉语书写成为街头巷议的话题,有人对持支持态度,认为现在汉字写的越来越少了,不但很多字不认识,而且也不会写,有些生僻字连见都没有见过,我们应该重视书写汉字了,真的是这样吗?语言是什么,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它不仅仅体现在书写上,更体现在口头交流上,我们的语言真的退化了吗?我不认为是这样,互联网、手机的普及让我们与汉字走得越来越近,以前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如果工作忙就不会亲自接触到汉字,现在不一样了,无时无刻不在接触汉字,汉字不会消亡,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汉字会逐渐消亡,那是杞人忧天,试想在互联网时代缺少了汉字,那会变成什么样子?那将是除了图片还是图片,没有任何信息。
有人认为这种书写大赛应该多举办,因为可以弘扬传统文化?真的是这样吗?他能够承担起这样的责任来吗?试问那些比赛的选手是否真的懂得汉字背后的意义,我们这个社会缺少的是创新,不是知识的积累,缺少的是智慧,不是知识,如果一个人整天抱着《康熙字典》背诵一两年,他肯定成为类似比赛的冠军,冠军之所以成为冠军,不是因为他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他背诵能力、记忆能力比较强。
所以,我认为我们不要把这种汉语书写大赛看得太重,也不要搞得太多,那样我们就会对我们的汉字过于迷恋,把主要精力放在汉字书写上,容易导致我们躺在传统的功劳簿睡大觉,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创造的动力,对我们这个社会的推动作用就不会很大。
汉字书写大赛可以搞,但不能太过了,过了就变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