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第一天,一向直言快语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珠海出席论坛,并再次放出了豪言:要让格力8万员工,每个人都有两房一厅的房子!
董姐明白,现在对于员工吸引力最大的不是钱,而是房子,房子能给员工带来强烈的归属感。
现在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我们的经济走向,都跟房地产紧密相连。房地产既是影响国内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影响国民基本生活的必需品,国家在拉动经济和保障民生之间需要找到平衡,而调控政策就是来寻找平衡的钥匙。
关注房地产走向的小伙伴一定知道,目前正处在房地产紧缩调控周期中,全国有40多个城市先后推出了限购、限贷政策,覆盖了全部一、二线城市及部分三、四线城市。
在调控紧缩的环境下,房地产企业受到了一些影响,体现在去库存化和融资压力同时增大。虽然房地产行业整体环境趋紧,但在不同细分领域受影响的程度不同,相比住宅地产,商业类地产业务受紧缩政策的影响较小。
为什么商业地产可以抵御紧缩调控周期?
商业地产的两个特点使其具备了较强的抗周期能力。
首先,直接影响商业地产需求的是人口的生活、工作地点,而不是户籍所在地、购房能力等。城市中大批外来人口可能不具备购买住宅的资质或能力,但只要他们在城市中工作、生活,就能带动城市商业的繁荣,这一点使得商业地产受当前调控政策的影响较小。随着城市化加深,人口不断向大城市集聚,商业地产的长期需求有很好的保障。
其次,商业地产受经济结构调整引起的经济增速下滑影响不明显。当前宏观经济增速处于下行通道,但主要由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引起,受影响最大的是第二产业中的过剩产能,以互联网行业、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正快速成长,而第三产业对于城市办公场所的需求远大于第二产业。
当前这种由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经济增速下滑,反而使得商业地产面临更强的结构性需求,这也是为什么2016年9月底调控以来国内商业地产能够保持较高的销量增速。
整体来看,商业地产的发展与人口流向相关性较大,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是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三个区域,也是当前城市化加深过程中的主要人口流入地,另外,如武汉、成都、重庆、西安、长沙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主要的人口流入地,人口流入带动城市的商业规模增长,从而使商业地产价值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