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四川的,《我与高考》还算正常。我想吐槽的是:
全国卷I: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
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邮寄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说真的,有点心疼老家乡下的孩子,他们一天三顿吃着爷爷奶奶做的家常菜,每天蹬着自行车或者走路去上学,他们中大部分没用过手机,没用过支付宝,没见过共享单车,没听过京剧,没坐过高铁,没去过北京,没见过大熊猫。
真不知道他们今天该怎么用在电视和书上看到的那些内容来扯出一篇外国友人向往的现代中国。
出题老师应该没有考虑到这方面问题,这种题目明显是有利于视野更广阔的学生,仅从有限学习资料了解这些议题,体会会差很多。
没吃过猪肉,还没有看见过猪长大吗?
楼主你太偏激了,,,现在孩子几个没有手机?好多小学都有了,好吗?
就算没有膜拜单车,没有做过高铁,,不还有空气污染,中华美食,美丽乡村吗??
我觉得这个命题不错,自由发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但是见多识广的考生确实更有优势些 并且无法弥补
这是写作文,考的是对文字和心理的把控,不是考见多识广。而且现在的学生他们懂的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我感觉楼主还活在自己的世界,不了解社会的发展。我在通江一镇上教书,可以肯定的说,学校的高中生99%有手机,上课不准用手机,班上在校期间收手机,手机收都收不赢,收了一个还有备用手机。初中生至少60%以上有手机。
现在高中生接触新事物的程度,可能远远大于你我这些成年人。
现在县城城区的学校初中生手机普及基本上达到100%,现在不是流行有手机,早就out了。是流行初中就耍朋友。现在流行什么大王卡,腾讯出的,上腾讯的运用免流量,班上好多都是用的这个卡,打那个英雄联盟。抢红包,发说说,耍朋友,现在学校对学生耍手机基本上没办法,太多了。
这题目不错啊,我感觉很接地气,这么多关键词中任选两三个关键词展开,我感觉还是很不错。基本上适合所有学生。
这种作文题不知是怎样通过了的。包含有新农村内容,也还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