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天,26岁的尤国祥成了河海大学的一名在读博士生。可几乎没人想到,他在6年前差点与大学失之交臂。6年来,他的人生经历了不少“坎儿”。他说,这些“坎儿”都是13个姐姐帮他一起迈过去的。这些姐姐,就是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邗上派出所女子社区中队的13名女警。那么,他与13个姐姐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尤国祥和警察姐姐乔剑君
家境贫寒,她们帮他迈过大学门坎
2010年高考,扬州市宝应县水泗镇少年尤国祥被河海大学录取。本是一件喜事,一家人却高兴不起来。尤国祥父亲长期卧病在床,全家仅靠瘦弱的母亲种地为生,而父亲每一次患病治疗,都要花费一大笔钱。每年几千块钱的学费,对这个家庭来说重如山。
一个偶然机会,远在扬州市区的邗上派出所女子民警中队13名警花知道了这个少年的故事。“这个孩子才20岁,他是怎样克服困难考上大学的,接下来的人生路该怎么走?”一连串问号在中队支部书记乔剑君的脑海中闪过,对这个孩子,除了同情,她更多的是一份敬佩。
当年8月30日,带着中队民警们筹措的4600元学费和1500元生活费,一束花,乔剑君和时任中队长姜丽娟及其他几名女警,乘车来到宝应水泗镇。一个瘦瘦的男孩在等着他们,骑着车子。原来,尤国祥的家距此还有10分钟路程,怕民警们不认识路,他已经在烈日下等了近一个小时。
“阳光”是尤国祥留给乔剑君等人的第一印象。到了尤国祥家里,她们才发现,这个家比她们想象中更为困难:两个房间,除了一张大桌子和两条板凳,唯一值钱的就是一台生锈的电风扇,平时也舍不得用,她们来了,尤国祥的妈妈才打开。
客厅里最醒目的就是满墙的奖状。尤国祥的奶奶自豪地说,孙子很好学,成绩一直很好,只是家庭条件有限,对不起小孩。
同为宝应人的乔剑君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们当场与尤国祥签了4年大学学费资助协议。当她们离开尤国祥家刚5分钟,乔剑君手机上就收到了尤国祥的短信:“天使姐姐,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你们,真的非常感谢你们,我会好好学习,开心生活……”短短几句话,乔剑君看得热泪盈眶。
父亲病逝,她们让他多了13个亲人
入读大学的高兴与兴奋还没有散去,噩耗又来了。
大一那年,尤国祥的父亲不幸病逝。他又一次遭到沉重的打击。那时已临近春节,乔剑君向尤国祥发短信,问他有没有回家,却发现,这个一向话多的男孩回话很少。细心的乔剑君觉得不对劲,一再追问才知道了实情。
“我心里很难过,隔着手机,我能感到他是多么伤心。”乔剑君说,她不想刚刚开始振作起来的尤国祥再次陷入无助,向领导汇报后,队中姐妹们又凑了一笔钱,给尤国祥送去。
“那一刻,我觉得我多了13个姐姐。”尤国祥说,其实,认女警们当姐姐,第一次见面就有了这个想法。“我们那儿女孩子偏少,我也没有姐姐,她们给我的感觉就像亲姐姐一样。”而父亲去世后,正是这些姐姐的安慰与陪伴,让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阴暗的日子。
从此,他“名正言顺”地叫起姐姐来。“乔姐”“姜姐”“贡姐”“许姐”……无论是打电话还是发短信,开口都是一声“姐”。而姐姐们所在的邗上派出所也成了尤国祥家与学校间的中转站,每次回家,都先到所里看姐姐,每次临走,姐姐们都开车把他送到车站。
对这个弟弟,女警们也格外疼爱。“这孩子特别懂感恩,逢年过节给我们每个人都发短信,是个懂事的弟弟。”队员许晨晨说。
尤国祥的母亲身体不太好,女警们经常嘘寒问暖。在外人面前总特别坚强的尤国祥,面对女警们时总变得软起来。“每当遇到苦难,第一个想到的是母亲,第二想到的,就是姐姐们。”他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母亲前不久突发急性胰腺炎,一度特别危急,尤国祥感到无助,却不好意思联系姐姐们,幸好母亲有惊无险,转危为安。“我那时脑子里想的就是姐姐们,我相信,如果我联系她们,她们一定会帮我。”
“有这些姐姐,我特别有安全感。”尤国祥说。
继续深造,她们想让他“飞得更高”
尤国祥说,这些民警姐姐们所给予的,不仅仅是温暖,她们一身正气、敢与坏人斗争的形象,也成了他学习的榜样。也正因此,在大学期间,尤国祥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
原本女警中队和尤国祥签的资助协议是大学4年,但大三那年,他获得推免研究生的资格。此时,他内心有些矛盾。“按照我的家庭条件,我应该尽早工作挣钱养家,但又不想放弃。”尤国祥说,当他把想法和乔剑君交流之后,对方当即表态,“你尽管读书,钱的事不用烦神。”于是,那份资助协议继续延续了下来。
凭借着一如既往的优异表现,去年,尤国祥又获得申请硕博连读的机会。也是为了给姐姐们一个惊喜,申请之初,尤国祥并没有告诉乔剑君。直到今年9月,乔剑君QQ上收到尤国祥发来的一张照片,正是他被河海大学录取为博士生的通知。
“我们都为他高兴!”乔剑君说,他理解尤国祥为何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她们,怕继续读书给我们添负担,但他成了博士,我们比谁都自豪,比谁都希望他飞得更高。
如今,尤国祥有了女朋友,也告诉姐姐们,而女朋友对他的这些姐姐也充满感恩。对于两人未来的生活,作为姐姐,乔剑君等人其实也有点忧虑,“南京房价那么高,怕他们以后生活压力大。”
不过,一向阳光的尤国祥很自信,“先定一个小目标,努力完成学业,争取留校,以后把母亲也接到南京。”尤国祥还有个想法,就是将姐姐们的爱心传递下去,因为从接受姐姐们资助的那刻起,他就决定要做一只“传递爱心的蒲公英”。
来源:扬子晚报
标题真特码的,可以跟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相媲美了
被你先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