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图标的诞生,让腾讯差点变成玩具工厂!

说起腾讯,大家都不陌生,可以说每个人的生活中都离不开微信和qq,一提起qq,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只憨态可掬的小企鹅,而大多数人不知道,正是这只企鹅的诞生,让当时刚成立的腾讯差点变成一家玩具工厂!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让老炮儿给你细细道来……
一、企鹅诞生
oicq (当时还不叫qq)的图标,最初是一只寻呼机的样子。当技术部门准备进行第三次版本升级的时候,有人建议,是否应该设计一个更有趣的形象。一位美工画出了鸽子、企鹅等几种小动物的草稿,这些图标在大尺寸的时候都很生动,可是应用到电脑的像素的时候就很难传神了。
在一次内部讨论会上,大家为此争论得很厉害,“寻呼机情结”深重的马化腾提议:“还是用原来的图标吧,一看大家就知道 oicq 是做什么用的。”可是,其他的创始人却大多倾向于换成企鹅图标。一番争持之后,马化腾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要不这样,我们把两个图标挂到网上去,让用户们自己决定。”
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次把品牌 logo 的决定权交给用户,后来这种行为被称为“在线互动”,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原理之一。而在 2000 年的腾讯,这只是一次无意识的行为。
在第一轮投票中,大部分的用户都把票投给了“寻呼机”,那只企鹅图标是黑白写实的,与 linux 的企鹅形象很接近,看上去很像是一家技术公司的标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腾讯的美工又添加了几个有趣的动态企鹅图片,渐渐的,用户意见开始转变,越来越多的票投给了一只黑身白脸细眼睛、身材瘦长的企鹅。就这样,企鹅取代了寻呼机。
二、存钱罐!
1999 年 10 月,深圳市举办第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腾讯也想参展啊,但是腾讯做的产品不是实物,别的展位上放电子设备,软件这种东西该如何展示呢?腾讯的创始人之一——陈一丹(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基金会发起人)想出了一个主意:烧制出了一千只企鹅形象的陶瓷存钱罐,然后放在柜台上展示。
上面也说过,美工设计出来的企鹅是一只瘦企鹅,陶瓷厂在烧制的时候感觉企鹅太瘦,站立不住,就自作主张把企鹅改得胖了一些、圆了一些,还给胖企鹅戴上了一条黑色的围巾。陈一丹看到成品十分生气,质问制作公司怎么能随意改动呢?这可是用户投票出来的!但是,交易会近在眼前,再返工时间是不够了,只能放在柜上展示。
没曾想,“胖企鹅”大受欢迎,参观者排起长队,领取免费赠送的存钱罐,准备的展品明显不够,陈一丹灵机一动,干脆定价5元一只进行出售,没想到还是有络绎不绝的购买者。再涨!10元一只,仍然抛售一空。就这样,卖存钱罐挣得钱把参展的柜台租金都给抵消掉了。
现在想想,老炮儿觉得真悬啊,你说当时小马哥一高兴,以后都卖企鹅存钱罐了,今天的我们是不是还在用微软的msn呢?中国的互联网还能像今天一样发达吗?只能感谢他们没贪图小便宜,才缔造了今天的腾讯帝国。
三、qq公仔
看到大家对胖企鹅的形象更加喜欢,腾讯就委托专业卡通制作公司东利行对 logo 进行重新设计,曾李青(腾讯的又一位创始人,目前是天使投资人)亲自坐在电脑边上,与设计人员一起动脑创意,设计人员问他:“企鹅本来就住在南极圈,是最不怕冷的,为什么要在它的脖子上加一条围巾呢?”曾李青笑着说:“这是个好问题,如果每个人都问一下,就把这只企鹅记住了。”
新设计出来的企鹅形象,拥有了一个胖嘟嘟的身材,大眼睛,厚嘴唇,憨态可掬,脖子上的围巾也由黑色变成了大红色。东利行完成了企鹅形象的整套视觉识别系统(ci 系统),还增加了 q 妹、汉良、多多、小橘子等几个配套性形象设计,构成为一个卡通人物大家族。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是,在设计过程中,东利行觉得腾讯企鹅的卡通形象很有市场前途,便提出以 30 万元的价格买断企鹅形象的衍生商品开发权。(现在想想,真是赚大了!)2001 年 10 月,东利行在广州开出了第一家“q-gen”专卖店,专门出售腾讯企鹅品牌的服装、玩具和手表,腾讯可以从销售收入中抽取 10% 的授权费,在后来的三年里,东利行相继开出了 199 家专卖店。
这一个生意让马化腾得意了好一阵子,“一来就先扔给我们几十万元,既能帮我们推广,又能收到授权的费用。”一度,他甚至幻想腾讯企鹅会像米老鼠或 hello kitty 那样流行。不过,从后来的情况看,这似乎不是一门好生意,并没有太多的用户在用 oicq 聊天的时候,愿意在身旁摆上一只不声不响的胖企鹅。
再后来,qq企鹅的图标更新迭代过好多次,老炮儿也给大家展示一下:
二零一六,qq愈发清晰时代使命与未来,搭建互联网内容大平台,面对更年轻潮用户,决意挺起腰板,修身锐意呐喊:“我是潮鹅~~~~”
再后来品牌策略的qq形象ip化,由qq衍生出qqfamily形象,在线上内容生产与外部合作,已经如火如荼。不过老炮儿已经不再关注了,老炮儿qq用的越来越少,微信用的越来越多,qq好像成了年轻人的工作和我们这代人的回忆,你是不是跟老炮儿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