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高峰时间,交警应该重点疏导交通,而不是为了罚款,


5月17日5点左右,二院附近,一交警,协警正在处罚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的行为。当时正是交通拥堵时段,交警处罚反而增加了交通拥堵!周围群众认为交通高峰时间,交警应该重点疏导交通,而不是为了罚款,制造拥堵!执法也要人性化,处罚没错!错在不是时候!请参考近日省广播电台的一篇报道!
有点道 理!
的确有道理
今天的罚款是为了明天的畅通
以高峰时刻为理由不去当场处罚,那只会助长了违章的气焰,以后就有高峰时违章不会处罚的侥幸心理存在。特别是斑马线不理让人更应严处、及时处理,不然这坏习惯养成迟早要出大事的。
同意楼主观点
处罚的目的是为了道路畅通。如果这个处罚行为反而照成了道路拥堵,交警部门就应该反思这个时候来现场处罚是否合适!是否可以考虑事后处罚?
不太同意,不是不让交警来处罚违法行为,而是要求交警改进处罚方式。交警完全可以事后处罚,现在不是有电子警察啊!高峰时段现场来处罚然后造成了道路拥堵,难免让群众觉得交警这个时候有点不务正业!
我觉得就要罚啊不罚下次还要乱停 影响我们正常开车
回 稽山爱鉴水 的帖子
绍兴民情在线新浪官方微博,敬请关注!
稽山爱鉴水:以高峰时刻为理由不去当场处罚,那只会助长了违章的气焰,以后就有高峰时违章不会处罚的侥幸心理存在。特别是斑马线不理让人更应严处、及时处理,不然这坏习惯养成迟早要出大事的。 (2015-05-18 09:59)
不太同意,不是不让交警来处罚违法行为,而是要求交警改进处罚方式。交警完全可以事后处罚,现在不是有电子警察啊!高峰时段现场来处罚然后造成了道路拥堵,难免让群众觉得交警这个时候有点不务正业!
同感!赞一个!透彻!
一个交警分不清,轻重缓急,只知道罚款!他就不称职!
LZ说的极是,现在的交警不是为了治堵,而是为了更添堵,对违法车辆的处罚可以拍下事后罚款,在高峰时候现场处罚,把车拦下造成更多的车辆无法通行。
畅通是第一,处罚是教育。
斑马线前礼让行人,这既是社会文明的现象,也是机动车驾驶员自身素质的彰显。
这里先转载一下浙江新闻网的报道:
人行道上只要有人,是不是机动车就必须停下,让行人先行?昨天,海宁法院审理了一起案子,引发了人们的深思。
事情发生在今年1月31日,贝某来海宁办事,途径海宁市区西山路被当地交警拦下。交警告知贝某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第1款的规定,要处以罚款100元并记3分的处罚。贝某立即表示不同意,并要求查看监控录像。之后,他没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上签字确认,并提出申请行政复议,结果复议机关维持原处罚。今年4月14日,贝某向海宁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撤销该处罚决定,交警大队公开赔礼道歉。
前天上午,交警部门当庭播放了一段监控视频,画面显示一辆银色的轿车由东向西行驶至斑马线,而行人由南向北横穿斑马线,银色车辆通过时,行人站停,车辆通过后,行人继续往前走,但这段监控视频看不清该车的车牌号码;另一段视频是执法人员从另一个角度拍摄的,显示了这辆车的行进过程。
这一处罚是不是合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贝某和交警在庭上展开辩论,问题的焦点是:在斑马线上遇到行人,机动车究竟该怎么过。
贝某认为,法律规定“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但视频显示,行人已在避让车辆,停了下来,“正在”应该是连续的动作,这个行人也不是车辆逼迫之后才避让,所以自己减速通过的做法,一点也没错。
“不能对法条做机械理解。”贝某说,规定机动车让行人先行没错,但前提是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如果行人已经停下主动让车辆先行,车辆可以先行通过。
交警方则认为,法律规定是“停车让行”,而不是减速让行,当行人在斑马线上时,机动车必须停下来让行人优先通过,以保护行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在庭上,交警还出示了数据:2013年至2014年,全国因未礼让斑马线行人导致交通事故共4907起,共造成1145人死亡,死亡率超过23%。
法官宣布该案将在近期宣判。在庭外,交警方面表示,从2014年至今,海宁对不礼让行人进行处罚的至少有上百例,不理解的司机很多,不过经过执法人员的解释,大部分司机都愿意接受处罚;而贝某则表示,如果这个案件被驳回,他还会继续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看到这则消息,作为机动车司机的自己,也挺迷糊的。遇见行人,很多时候,行人站在那里不动了,想礼让机动车(绍兴人民礼貌起来真当太礼貌了),机动车却又不得不礼让行人,这样一来,陷入了僵局。
我个人觉得,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司机的我们是不是可以摇下车窗,和行人说一声,“你先!”
那是不是很文明了,不过,有时候也只是瞎想,只能呵呵了。
现在的局面是,大部分司机都能礼让行人(特别是红白标线的斑马线,因为都怕被拍,被罚款扣分——扯开了,不晓得拍照扣分的标准是什么,因为现场情况太复杂,是动态的,好多司机都是拿捏不好的,一直停着,一直等人走完?),包括电瓶车,但有部分行人,也“礼让”机动车,说明,我们的礼让,依旧没有深入人心。
如果就这么放过去了,那么以后还会有类似的情况,只有抓一次处罚一次,那以后就长记性了
不罚做的好么?先严格后松
楼主可以的
罚款都有指标的,谁不想完成,你说呢?
管理疏导一座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古城老城区交通,还需要相关部门更多的管理智慧!
抓得好,应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