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功臣:【1963----1998】男,汉族,湖北省随州市洛阳镇红星凤凰寺村人,随州市文峰中学教师兼出纳会计。1998年12月1日,在取公款回校途中,为护卫国家财产,与持刀劫匪英勇搏斗,壮烈牺牲,年35岁。1999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并被追授为中共党员。
刘功臣是随州市文峰中学一位普通教师和兼职会计 ,从教17年来,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辛勤耕耘,默默地奉献自己。然而,就是这样一位35岁的普通教师,在歹徒抢劫的关键时刻,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大义凛然,不畏强暴,用一腔浩然正气,谱写了一曲舍命护公款,“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
(一)
不畏强暴大义凛然 舍生取义护公款
1998年12月1日上午寒风阵阵,雨雪交加。文峰中学政治教师兼出纳会计刘功臣在学校黑板上写下了今天下午领工资的通知后,骑着那辆他常骑的破旧自行车,到建行随州支行营业部(十字街头)取出了学校11月份教师的工资。出门后,他小心地将钱包塞入自己紫色夹克衫内,拉好拉链,骑着车,沿解放路步行街向学校走去,丝毫不知道危险正向他袭来。一名歹徒,早在他取钱的时候就已经盯上了他。此时,正大步尾随在车旁人行道上。当他走到解放路步行街市广电公司二部附近时,有备而来、并且早已选好作案地点的歹徒突然冲出,一脚踹倒他的自行车,上前就抓扯他前胸部衣襟想扯开拉链。突遭袭击的刘功臣马上意识到是歹徒蓄意抢劫,情急之中死死地护住钱包,使歹徒在几次抓抢不能得逞的情况下,凶相毕露,猛将刘功臣推到在地,一拳打在刘功臣同志的咽喉部,使之嗓子一下失音,正准备呼救的话语无法出喉,歹徒的拳头雨点般地向他袭来,企图用拳脚迫使他交出钱包。此时,刘功臣双臂交叉,死死护住胸。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一个老妈妈大声斥责:“你们两人咋这么大的仇,把人往死里打,你把人打死了,公安局不抓你?”歹徒在被斥责中一愣神的当儿,刘功臣爬起来奋力向街旁一家商店奔去。刚跑到商店门口,歹徒又紧追过来,抽出一尺多长的砍刀,急不择路的刘功臣不幸绊倒在店内两排洗衣机中间的空档里。歹徒冲进来先是砍刘功臣护钱的手,一刀、两刀、三刀……,刘功臣的左手肌腱全被砍断。他没有松手;穷凶极恶的歹徒恼羞成怒,用刀拼命砍他的头部,割他的颈部。一刀又一刀,鲜血飞溅,染红了几米远的地板和洗衣机,但刘功臣仍没有松开双手。歹徒慑于英雄舍身护款的凛然正气,感到了绝望和恐惧,只好拎着鲜血淋漓的刀子,从猪儿巷仓惶逃走。
刘功臣从洗衣机的空挡间爬出来,忍着剧痛,以惊人的毅力走出店门。顺着解放道,转龙门街向医院踉踉跄跄地走去。一路上,伤口的血汩汩地流着,浸透了他的衣裤;雪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刺痛着他的伤口,他一步一步地走着,鲜血洒满长街。这时,他多么渴望能有一个人扶自己一把啊!路旁的人只看得心惊肉跳,无动于衷。几次倒下,又几次爬起。一定要保住集体财产的信念支撑着他,一步一步地,向生命的极限挑战,以顽强的毅力终于走完了这漫长的1000多米。
10点30分左右,刘功臣满身是血地走进了市一医院急诊室。此时,他身上的血已经几乎流干了,全身衣服被鲜血浸透,人直打晃,他从鲜血浸透的夹克衫内掏出装着巨款的带血钱包,放在诊断室桌上,艰难的告诉值班医生说:“有人抢钱,这是5万元工资款,我是文峰中学刘功臣…”
值班医生迅速打电话找来医院保卫科保安和公安干警,直到干警张金文出示了警官证,刘功臣才将钱交给他,而后便昏倒在急诊室的椅子上。干警张金文打开袋子,只见几捆人民币已被鲜血染红。49700元带血的现金完好无损。
一医院马上开辟了生命绿色通道,直接将刘功臣送到脑外科手术台,在注射急救药物后,刘功臣曾短暂苏醒,艰难地说出了歹徒的年龄特征,便昏迷过去了,直到去世,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据一医院外科主任蔡志仪医师介绍说:英雄能够坚持走到一医院,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当时他已到生命的极限,如果不是一种信念支撑,是跑不到医院就会倒下的。刘功臣到医院时,头部、左右两腮、颈部全部受伤,左手腕肌腱全被砍断,头部和手部共被砍14刀。头左侧颈部一刀,骨头被砍掉一块,伤及颅内脑组织,是最致命的一刀。全身失血,血压已测不到,医院迅速组织以副院长等技术骨干为主的医疗专班,尽全力抢救功臣的生命。
市教工委书记魏锋庆、教委主任杨才庆、市委书记蒋昌忠、市长吴超、市人大主任童宗明、市政协主席胡清兰等领导纷纷到医院看望,并要求市一医院竭尽全力抢救英雄的生命。不少市民也自发地到医院看望功臣。市文峰中学的领导、老师们日夜守护在功臣的病床边,同学们一批批、一群群地来到医院,含泪凝望老师那缠满绷带的头,盼望敬爱的老师能早日醒过来。市公安局也迅速组织专班,全力缉凶。
市一医从院武汉协和医院请来了脑外科主任医师赵甲山教授,检查结果:伤者各种重要生命中枢受损严重,生命垂危。自主呼吸已停止,复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赵教授说:“除非出现奇迹”。领导、老师和家属心中刚刚浮起的一线希望又沉下去了。市委书记蒋昌忠心情沉重地指示: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刘老师的生命。政府拨出三万元,作为先期的医疗费用。
随州人民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市区一位中年妇女说:“我们希望刘功臣能够被抢救过来,因为社会需要这样的人”;学校的同事说:“我们希望他能够活过来,我们宁愿每人降一级工资用来养活他”。步行街一位现场目击者,从电视上知道他舍命保公款的英雄行为后,赶到一医院去看望刘功臣,深深后悔当时没有出手相助,并主动向公安干警提供了罪犯的特征。
然而,1998年12月6日17时零5分,刘功臣老师终因抢救无效,不幸以身殉职。走完了他短暂而光辉的三十五年生命历程。
刘功臣的妻子、父亲、兄弟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在场的亲友悲痛欲绝。刘功臣的妻子王翠兰几次扑向丈夫遗体,“功臣啊,你不能走呀!”在场的市领导和刘功臣昔日的同事无不痛哭失声。只有他3岁的小女儿,一边替妈妈擦泪,一边天真地说:“爸爸睡着了,他还要送我上学呢!。”
现代医学没能挽救刘功臣的生命,刘功臣苦苦坚持了六天,还是实实在在地走了。在亲人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永远地离开了他深深挚爱的校园,离开了他可爱的学生,离开了他亲爱的妻子,离开了他牵肠挂肚的女儿,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了17年的教育事业。
“洪山低头恸功臣,涢水倾泪哭英雄”。12月8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在殡仪馆隆重举行为保卫国家财产而英勇献身的优秀人民教师刘功臣追悼大会。市四大家和市直各部、办、委、局领导,各学校代表、市民数千人参加了追悼大会。湖北省教委、湖北省高校工委也发来了唁电。
哀乐低回,鞭响如潮,花圈似海,人们的泪水化作了心中无限的悲愤。市委副书记徐绪明在悼词中回顾了刘功臣短暂而光辉的一生,高度评价了刘功臣为维护集体利益,不畏强暴,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号召全市人民向刘功臣同志学习。徐书记在致悼词时,多次因极度悲痛泣不成声,致完悼词时,他已泪流满面。
12月9日上午10时,成千上万的市民在冬日凛冽的寒风中默默地等待,静立在市区街道两旁,文峰中学一千多名师生肃立于舜井大道,为我们的英雄教师——刘功臣送行。
“随城挥泪送英雄,楚天默哀别功臣。”由副市长袁慧敏、教工委书记魏锋庆、教委主任杨才庆等领导和亲朋好友组成的车队为功臣送灵。灵车载着他的骨灰缓缓地驶来,沉重的车轮碾碎了我们的心。我们目不转睛地望着灵车,灵车缓缓地驶进送别的队伍中间,驶回了文峰中学门前,我们又清晰地看到了他那熟悉的面容,同学们双手捧着“刘老师,你走好”“刘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的横幅,泪水洒满衣襟。
11时,灵车缓缓地驶进白云山烈山陵园,在“刘功臣同志永垂不朽”的横幅下,是早已肃穆恭候在那里的市民政局领导和陵园的工作人员、市民,刘功臣的骨灰盒在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后被安放在那里,他将和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一起,永远受到随州人民的敬仰。
刘功臣同志在生死的关头,没有苟且偷生,而是正义凛然地面对歹徒,临危不惧,英勇地选择了为保护国家财产而舍生取义。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虽死犹荣!他永远活在随州市160万人民的心中,他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人生,是人类最壮丽的人生,他用壮丽而短暂的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歌,他的英雄形象,将在人们心中千秋永驻!
(二)
敬业爱岗 无私奉献
平凡之中现伟大
生死关头,刘功臣表现了一种舍生取义的忘我精神,而忘我精神来自他对理想和信念的不懈追求。
刘功臣同志在1997年4月1日交给学校党支部的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决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业务素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百折不挠,坚决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刘功臣1981年从随州师范毕业后分配到洛阳镇中学。洛阳中学是他的母校,学校有很多曾教过他的老师,他尊敬他们,并表示继续做他们的学生,虚心地向他们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经常帮助老师,同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与同事们相处得十分融洽。
刘功臣初中时的老师施家寿回忆说:“20多年来,功臣和我一直保持着真诚的“师友”关系。他的名字本叫公成,“大公无私”的“公”,“成就”的“成”,是我最得意的学生之一。那时,他在班上年纪最小,成绩好,字也写得出色。一天到晚总是笑嘻嘻的,与谁都相处得好。一次,我心血来潮,将他的名字写成了“功臣”,觉得很有意义。没想到20年后的今天,他为了保卫国家的财产,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成了人民真正的功臣”。
刘功臣是头“老黄牛”。十几年来,他一直是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工作。在洛阳红星中学任教期间,他前勤后勤一肩挑,既是学校团支部书记,又是教务主任,还兼带一个毕业班的数学。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教学效果总是名列前茅,连续三年被评为洛阳镇先进教师。
在文峰中学,他先是当4个班的政治教师兼教务员,任出纳会计后,他仍主动要求担任四个班的政治教学工作。98年下半年以来,他又兼任学校勤办会计。这以前,一位干部专任出纳会计直喊累,可他一人干几个人的工作,却没有一句怨言。
“还不止两个人的工作”。副校长夏定勇说:文峰中学是全市教育战线的“窗口”学校,常有省,市领导来视察。三两天都有一个活动,有很多活动是临时安排的。一检查就要写标语、写牌子,能者多劳,刘功臣写得一手好书法,这样的事都得靠他加班加点干,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可他从未领取过一分钱的报酬。
洛阳红星中学校长曹照福说:“功臣干什么都是一把好手”。文峰中学前任校长孙俊朝说:“这位同志放在哪儿都放心,给他哪项工作都能胜任。”
出色的工作能力,来自他顽强的拼搏和进取。
自1981年参加工作后,他一边勤奋工作,一边刻苦自学。他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准备一捅水”1984年他立下誓言:不拿到本科文凭不穿皮鞋。这以后,他几乎把所有的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全部用在了自学上,经过多年的自学,他终于成为洛阳镇第一个通过自学拿到专科文凭和本科文凭的人。他真的直到1991年秋天,参加工作的十年后,才穿上了第一双皮鞋。
他刻苦钻研业务。98年春天他花了32元钱,特地从漓江出版社邮购回了特级教师魏书生教学经验论文集和录音磁带。始终如一地认真地钻研揣摩学习魏书生等特级教师的教学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5年,他撰写的《初一思想品德系列训练》被随州市教研室、随州市政治教学研究会评为政治论文一等奖;并被评为省1995年思想政治课教师优秀论文二等奖。1996年,他撰写的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被文峰中学评为一等奖,被市教研室评为优秀教案一等奖。
1995年,他班上的学生肖维、刘开良的习作《苗与草》,被评为省中学生政治小论文二等奖。
刘功臣诲人不倦,认真教学。授课时,他时而旁征博引,时而归纳总结,能把枯燥无味的课程讲得生动活泼,连班上最调皮的学生也听得入脑入心。课余,他一有空就给学生讲作业,谈学法,给差生补课,在他的教育下,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就在他喋血街头的前一天晚上,他还在指导学生李爱玲、冯多多练习书法,为她俩参加湖北省中学生书法大赛而加班加点地忙碌着。
(三)
热爱集体 关心他人
忠诚宽厚是他的英雄本色
他敬业爱岗,干一行爱一行,总想着千方设百计把自己的工作搞得更好。1994年社会推行到银行领工资,很多教师搞不懂,为此,他专门刻写了一个说明书,发给教师。教务员、出纳会计,工作又细又复杂,这是两项学校公认的最得罪人的工作,可他干得罪人的工作却没有得罪人。举个例吧,一次正发工资时,一位同志因被扣了些工资而大怒,抓走了工资表,后来的教师问工资怎么不发了,一般人很容易推诿,把矛头指向拿工资表的同志,可他只是说:“等一会,等一会!过一会就发。”,一下子就避免了矛盾激化。不一会,那位同志就被他与人为善的态度所感动,交回了工资表。
一位学校的老教师病休在家,不能出门。刘功臣每月都将工资送到他家,一直坚持了两年多。
一位教师在领工资时,发现自己被扣了100吨水费,当晚刘功臣就去他家复查水表,发现确是负责查水表的干部因天色晚看错了数字。刘功臣说:“我马上给你更正过来”。
学校领导知道财务工作难搞,动了很多心思。把学校教职工扒了又扒,觉得还是刘功臣最合适。最后只得忍痛割爱,将他从政治课教学上撤下来。
刘功臣在98年5月的一次《思想汇报》中写道:“近年来,学校安排我作出纳工作,本非自己的意愿,也不喜欢这个工作。但既然干了此行,我就要兢兢业业地干起来,做到:‘清清白白一本帐’“。
今年4月,学校组织了一次账目清查,发现他账目日清月结,账目清楚,毫厘不爽,他因此赢得了“放心会计”的称呼。
他把公和私分得很清,公家的东西,他看得跟自己的眼珠子一样。有一次,一位教师借款,他拿出一张纸给他写借条后,却将剩下的半张纸撕下来精心地保管起来。说:“下次还可以再用”。
这些都是一些平凡小事,可表现的却是一个追求进步、公而忘私、坚持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的人民教师的精神,是他在关键时刻能够临危不惧,舍命捍卫国家财产的思想基础。
1997年12月,学校党支部讨论了刘功臣的入党申请,全体党员一致同意将刘功臣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刘功臣1963年7月出生于随州洛阳镇红星凤凰寺村。洛阳,是革命老区,是新四军浴血奋战的革命根据地。抗战时期,李先念的新四军五师就是在洛阳九口堰成立的,他们转战南北,与日、伪顽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有许多革命先烈牺牲在这里,他们的鲜血浸染了这片红色土地。功臣从小就成长在这片红土地上,听到了很多革命英雄的故事,耳濡目染,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影响。父亲一生勤劳,母亲深明大义,通情达理而又乐于助人,在当地农民中有极好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功臣,从小就懂得爱祖国、爱党、爱人民。
功臣从七岁读书,一直到七九年初中毕业,几乎每年的清明节,老师都要带他和同学们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到洛阳九口堰革命烈士纪念塔,祭扫烈士墓。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深深地震撼着他幼小的心灵,他立志要刻苦学习,多学知识,长大好报效祖国。81年参加工作后,他又年年带学生跋山涉水去瞻仰烈士墓,以先烈的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为人民而勤奋读书。
功臣兄弟姐妹七个,兄弟四个,他排行老三,姊妹中排行老四,家中人口多,境况十分贫困。父母亲勤扒苦做,节衣缩食,供养他们兄妹读书。最多时,家中有五、六个孩子一起上学,经济的困窘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兄妹间在吃穿上总是相互关照,相互谦让,只有在学习上,才相互攀比。
功臣在家中,上敬父母,爱兄姊;下护弟弟、妹妹。因为困难,他们经常在松油灯下刻苦学习。由于家中学习气氛浓,环境好,也吸引了左邻右舍或邻村的孩子前来与他们一起共同苦读苦学。现任《随州日报》社长的刘永国同志,从小就是功臣家三间小屋里与功臣兄妹一起共同读书的常客。
哥哥考学走了,他也于1979年考上随县师范。那时,弟妹读书,哥哥和自己在外求学,经济十分拮据,一次开学时,父母想尽了办法,为功臣筹集了六块钱的学费,当他正准备离家上学时,年幼的弟弟,因无钱报名上学,流着泪找到了他,拉着他的手说:“哥,我也要读书。”作为兄长的他看着弟弟,又看看手中的几块钱,咬牙抽出钱来,给弟弟报了名,而自己却空手回到了师范学校。而那时的他,是班上的生活委员,还精心地照料着全班五十多人的生活起居。他默默地承受着艰辛的生活,顽强地学习着。
1981年,功臣师范毕业,分配到洛阳中学任教。那时,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0多块钱,却毅然担负起了弟弟、妹妹的读书、生活重担,一直到弟妹大学毕业。
妹妹刘金荣清晰地记得:83年,她正上初三,因为贫困,父亲决定让她辍学回家,来保证弟弟治国读书。功臣一次又一次地苦劝父亲改变主意,让成绩优异的妹妹回校读书,但父亲就是不松口,功臣又到洛阳一中请自己原来的施老师来家里做父亲的思想工作,父亲仍然没有改变主意。功臣急了,含着眼泪,跑到已出嫁的大姐家,找回姐姐,苦劝父亲,并答应以后弟、妹的读书费用全部由自己负担,才使妹妹又回到了学校读书。几年间,功臣节衣缩食,省下每一分钱,负起供养弟妹读书的重任,用心呵护着弟弟妹妹成长。1988年,弟弟刘治国,妹妹刘金荣同年一起考上了大学。
弟弟、妹妹同时上大学,这对荒僻的农家乡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然而,对贫穷的家庭来说,经济上又添了更大的负担。功臣组织全家开了一次“家庭会”,商量弟弟、妹妹的读书问题,并主动承担了大部分的费用。那时的功臣,二十六、七岁了,为了弟弟、妹妹读书,他不谈恋爱,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每月不足100元的工资,他自己舍不得穿一件新衣服,舍不得买一双新鞋,舍不得吃一顿好饭,在这四年里,他给弟弟、妹妹寄了两千多块钱。他在文峰中学工作的几年间,只有两套衣服经常换洗,内衣总是破了补,补了破,破了再补。牺牲时,他还穿着一双黄色的解放牌球鞋。
这一次,当功臣为保卫公款,被暴徒砍伤住院时,弟弟、妹妹从工作的襄樊市赶到病房,看到哥哥一直处于深度昏迷之中,头上身上伤痕累累,缠满绷带,妹妹和弟弟几次哭昏在地。他们日夜守护在哥哥身边,一遍一遍地呼唤着自己慈爱的兄长,祈盼着哥哥早日醒来,哪怕只是睁眼看一眼弟弟、妹妹也好啊!可是他们再也没有盼到哥哥苏醒过来。弟弟治国哽咽着说:“我现在已经参加了工作,又成了家,经济条件变好了,正想好好地报答哥哥,没想到,最亲最爱的哥哥却永远地走了。”
面对慈兄的壮烈牺牲,他们悲愤满腔,心如刀绞。弟弟、妹妹在回忆往事时感叹:“兄长如父,惠我一生”。
刘功臣的妻子王翠兰,回忆起功臣,肝肠寸断,泪如雨下:功臣为了弟弟、妹妹读书,一直到他30岁时,我们才结婚。五年,才只有五年啊,我们的女儿,才三岁多啊!他就抛下我们走了!功臣比我大七岁,那时,在洛阳,我只图他人好,心好,……
女儿出生,没有人带,总是功臣操心的多,他教小俊言走路、说话、识字、唱歌……他走了,这么多天,小俊言总是哭着朝我要爸爸,我对她说,你就叫我爸爸吧!孩子却不依不饶,“不!我要一个妈妈,还有一个爸爸!”
施家寿老师伤心不已,感慨万千。他说,“自己的母亲听到功臣被歹徒残害的消息,夜夜不能入睡。她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那一年,我生病卧床,儿女都不在家,还有一个三岁的孙子跟着,连饭都吃不上。那时,功臣在红星中学任教,每天都抽时间来我家,挑水、劈柴、做饭、洗衣、什么都干,料理家中一切杂务,“他是好人哪!”
功臣初中时的班主任陈淑媛老师,称自己的学生是“真正了不起的英雄”,“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平凡而又不平凡”。在红星中学时,离家只有五六里路,可他很少回家,节假日全部成了他自学的时间,他从来都是文质彬彬,任何时候都是既友善又真诚。他才华超群,教语文、数学、政治、音乐、体育、美术,样样都拿手,琴棋书画门门都在行。别人请他写标语、对联,他都热心相助。。他从来都为别人想得多。除了工作,他还经常抢苦活、脏活、累活干,常常认真地刻钢板,印复习训练题,还经常帮老师们挖地、种菜、熨衣。陈老师说:“功臣 的英雄壮举,完全可以与那些革命先烈相比,革命者面对敌人的刀枪,宁死不屈,保守 的是党的秘密,而功臣面对歹徒的屠刀,英勇无畏,保卫的是国家的财产,人民的利益,他的牺牲,比泰山还重!”
他凡事为别人着想,唯独没有他自己。
功臣的学生曾凡强(现随州市二中语文教师)回忆恩师,无限感慨:那时,刘老师是我的数学老师,我是数学课代表,冬天,寒风刺骨,天寒地冻,每次我抱本子去他寝室,他总是倒一杯热水给我暖手,再倒一盆热水给我洗脸和浸泡那冻肿的双脚,直到全身热乎了。而自己手脚起了冻疮,还光脚穿一双球鞋,可他全不在意自己,他想到的只有别人,那种热乎乎的感觉,将温暖我的一生!
1987年,红星中学初三学生任少琴患了脑瘤。这个学生非常刻苦,重病中仍然坚持学习,功臣老师苦思瞑想,怎样来拯救这因贫病而濒临绝境的学生呢?他想起了募捐,“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他带头发起“献一片爱心,救一名学生”的倡议,自己首先捐了一百元,这一百元,可是他近一个月的工资啊!全班学生深受感动,一下子就募到了伍佰多元,这次活动又发展到全校和整个洛阳镇。但这还远远不够这个学生做手术的费用,功臣又投书《随州报》,请求全市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倡议书见报后,雪片般的捐款纷纷飞来,短短几周,共募集到一万二千多元。任少琴的父亲终于可以带着自己的女儿到襄樊做手术了。但是,该生终因病情恶化,不治身亡。她临终前,已经双目失明,但她紧紧地握住恩师功臣的手,轻轻地呼唤着恩师,泪流满面,最后闭上了那双渴望生命的眼睛。
1990年,刘功臣老师班上有一个学生刘艳清,家境十分贫困,面临辍学,为让她继续读书,刘功臣每月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来资助她,直到她读完初中。
文峰中学二(四)班学生张俊入学时由于基础差,曾一度失去学习的信心。上课不遵守纪律,爱说话,不做作业。政治教师刘功臣发现后,多次找他谈话,鼓励他好好学习,帮他找原因,想办法,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指导。在功臣的关注下,该生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功臣牺牲后,每每想起恩师,张俊都会默默流泪。
文峰中学吴绍华老师饱含深情地讲,她住在刘功臣楼下,一次发现楼上往下滴水,几次想说都没开口,怕刘功臣为难。最后不得已说了,果然功臣跑上跑下找原因,结果发现是厨房地板下水管坏了,整修起来很麻烦。功臣干脆把厨房地面的地漏也用水泥堵上了。这以后,功臣的厨房有了积水,只好用拖把抹布一点一点地沾干。
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他压根儿没有考虑自己。
在刘功臣的影响下,兄妹7人,都形成了遇事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着想的品格。在刘功臣垂危期间,兄妹几人前来看护,学校的领导自然要安排他们的食宿。可他们不愿麻烦学校,在多次婉拒不成之后,兄妹几人推举大哥与学校交涉,真诚地对校长张成志说:“我们如果这样,就对不起自己的弟弟了,吃住的事我们自己解决!”坚决要求自己解决吃住问题。这种精神令全校教职工感动不已。
对于学生,刘功臣是一位好老师;对于弟妹,刘功臣是一位好兄长;对于妻子,刘功臣是一位好丈夫; 对于女儿,刘功臣是一位好父亲;对于社会,刘功臣是一座巍峨挺拔的山峰,顶天立地的脊梁!
他虽然去了,但他的精神不死,他那美好的心灵,关心他人胜于关心自己的品质,爱岗敬业、忘我工作 的高尚情怀和临危不惧、舍命保卫国家财产的凛然正气,将光照日月,长存人间!将永远激励人们以他为榜样,去工作,去做人!
刘功臣老师牺牲后,全校师生纷纷捐款。一元、五元、五十、一百……这不是金钱,而是一颗颗对英雄的敬仰之心。功臣的学生,文峰中学首届毕业生,现就读华中理科大学薛傲、黄科伟在给学校的信中写到:“我们求学,身在异乡,虽不能在老师弥留之际尽一个学生应尽的义务,但为了表达我们对刘老师的哀思与悼念,特寄来五十元钱,望转交给刘老师的家属,谨以此代表我们最诚挚的问候。”
学校全体师生自发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英雄,见行动”的活动。我们决心以英雄为榜样,立足岗位,振奋精神,无私奉献,努力工作,刻苦学习,继承英雄未竟的事业,为文峰中学的辉煌明天而努力拼搏!
刘功臣老师牺牲后,《随州日报》、《湖北日报》、《湖北教育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湖北电视台等省内外新闻媒体都作了大量的报道,他的英雄事迹已传遍荆楚大地,大江南北……
省委政法委授予他“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称号,湖北省政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追授他为“中共党员”并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
“生,我亦所欲也,义,我亦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刘功臣,你的精神,将与你的名字一样永垂不朽!
刘功臣,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本文系刘功臣烈士生前好友,我市知名作家刘泉峰老师撰写。
刘功臣烈士永垂不朽!令人伤心的是此案至今未破,犯罪分子仍逍遥法外。。。。。。!
凶手不落网,烈士不瞑目!
向英雄致敬!为英雄祈祷!!
唯一的遗憾是案子没破
“当不可以再拥有的时候,你唯一可做的,就是让自己不要忘记”。
同学们失去了一位好老师。
马上就20年了,凶手却依然逍遥法外。
案发时,我正在洛阳一中就读,消息传来,学校好多教职工为之悲恸。
传说,他撩人家的老婆才被捅的,劫财只是个幌子
没有根据的话请不要随意说,死去的人也许能看到帖子。
再读此篇,潸然泪下,他是我的长辈,也是我的恩师。
要是这样案子早破了,当年公安专案组其中之一的侦查方向就是情杀,可惜,没什么线索
刘功臣的事迹的确感人至深,清明将至,为逝者哀思!同时也希望公安局加大力度侦破此案
英雄走了二十年,但他的英勇事迹永远记在心间,回忆此事,不得不在次谴责那些冷漠无情,事不关己的旁观者!
如果是情杀,案子早就破了,在这里不能侮辱英雄。
此案不破,随州公安一天都不能睡踏实
要尽早破案!
"生的伟大,死得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