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转变的记忆!


90年代初,我小候就流浪在南昌街头,那时的南昌依然像精彩的电影片花在我的脑海里忽隐忽现:当时曾经在南昌火车站二七北路呆过几年,小小的火车站是省会城市最差的一个,每当夜幕降临,周边的小旅社服务员就聚集到出口处迎接每趟火车到站的旅客:住旅社吗?需要住店吗?干净便宜就在附近啊!有些初来南昌的人经不住服务员热情的吆喝,就跟着去了小旅店,有些出公差的或者稍有钱的就会直接住进火车站广场最近的南昌饭店,或者旁边粮贸大厦永安旅社等。晚上10点后,陆陆续续推着三轮车卖炒粉,水饺的小商贩占据在广场外的主要地段,吆喝着:炒粉水饺啊,骑三轮车的车夫吆喝着:到哪里,要送吗?沿着街道两边的小饭店也吆喝吃饭哦吃饭里面请、、、、一个好热闹而繁杂的夜色中的火车站。火车站周边一些小店买东西经常有被坑的外地旅客,南昌当时叫“杀猴子”比如叫卖打火机18块一个啊,好票亮的打火机有些外地旅客不经意试用了下,最后想买不想买都得买,价格变成了180,几个彪悍在外地人面前一站,老老实实掏钱吧!
当时的南昌小,印象中南昌北面到了八一大桥就是到底了,过八一大桥就出南昌了,东面最多是到丁公路以外就是郊区了。当时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渴望”的歌曲在大街小巷卖磁带的商贩哪里不停的反复的播放,我当时只渴望每天能多擦几双皮鞋不被城管追赶,因为我需要钱吃饭。在八一大道的汽车站,是我有生以来吃过最便宜的,吃过最多的菜饭,就是1元吃饱!2元吃好!依然是那简易的三轮车推着事先煮好的饭菜,在人行道上摆开简易的桌椅,老板招呼着过往的人群:吃饭吃饭哦,饭菜一块,一块罗、、、。不过人气最旺的是夏季南昌的八一广场,四块方方正正的草地上坐满了纳凉的市民,有亲子游的,更多是一对一对谈情说爱的,搂搂抱抱让我几次路过都脸红心跳。推着木箱子卖冰棍的老奶奶不停的高分贝的吆喝:冰棒雪糕娃娃头哦,、、在月光与灯光交汇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而我落寞地坐在草地一角仰望星空,心里想,我的未来在哪里?明天还有钱吃一元的饭菜吗?我陷入了深思。
转眼时光来到了今天,我已是为人丈夫为人父亲的角色了,几十年的时光迁移,我已定居在长三角的苏州。几十年对南昌的情怀我一直不忘,时时关注她的一举一动,从孟书记踏入江西南昌那一刻起,南昌以每天一小变,每月一大变的速度蜕变!不知何时起,南昌变大了,道路变宽了,大楼变高了,绿色变多了,天空变蓝了,湖水变清了,晚上连灯光也变的更亮了、、、、、漫步于红谷滩江边的我,似乎感觉到置身于上海外滩,远处旋转的摩天轮正在告诉世界人民:南昌越变越美丽!而秋水广场那喷涌而上的水柱似乎在告诉全世界:英雄城南昌正在崛起!

南昌的汉子早已雄起

南昌,越来越美丽的城市!

跟着楼上一起表情党

时光流逝。已在南昌这个地,不知不觉呆了十五年了……。

现在只能是回忆了~~~~

南昌我喜欢的城市 //ww.kexins.com/fsa/mnc.swf

顶顶顶!!!

“发乎情,止乎望”,这是一个男人脱离了屌丝趣味,学会懂得欣赏与闲适的标志。《大学》里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不懂得这套“保持距离”的哲学,只怕永远无法理解埃兹拉·庞德式的超脱喜悦;而硬拿着这套教条自我捆绑肉体和欲望,更是蠢行一桩,你知道,那种罪恶与窥私交织着的快感,把多少中国男人逼成了地铁痴汉。

一百块给你吧

一百块还是要给你的,

八一广场的那四块草坪,我也记得,只是当时我还小。。。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