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过去的五年,我国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力争将我市的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力争到2020年 建成广东绿色生态第一市
作为全国重点林区、岭南生态屏障,韶关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5%。在“十三五”规划中,我市计划全面优化我市森林生态环境,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全省前列,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广东绿色生态第一市。
在全市传达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莫高义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当好全省绿色发展排头兵,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在韶关打造1000平方公里以上、集中连片的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
全省生态效益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目前,我市林业类自然保护区面积共有22.22万公顷,共有森林、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类型的保护区24个,占全省数量的8%和面积的17.6%。全市湿地保护率达43.63%,远超过全省考核标准。
市委召开全市传达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还指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打造绿色生态工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响韶关有机生态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以”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为重点的旅游文化、休闲养生、户外运动等产业,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撑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资源交易机制,真正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
旅游潜力巨大,旅游资源达到903个
2016年,我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年旅游收入达到324.98亿元。围绕主动融入珠三角的战略,大力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我市将以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以高水平建设“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四大景区为重点,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将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优势。
生态文明新时代 青山绿水我守护
80后的周水金是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护林员,他所在的队伍每天穿梭在山林间,守护着南岭宝贵的一草一木,也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身为党员,他牢记初心,把坚守青山绿水当作使命,为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的筹建贡献力量。
来源:韶关广播电视
就会搞些乱七八糟的,不如做些利民便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