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蓝海,“网红带货”正当时!

近5年来,中国“红带货”行业发展极其迅猛。化妆品代加工
这期间,不仅代表性的红层出不穷,“红带货”的商业模式创新升级,同时“红带货”的平台及品类也在互联技术创新的支撑下经历着快速变迁。
根据 f ; s 的数据显示,2017年红广告营销、红电商和其他变现形式的规模分别为479亿、329亿和109亿。2017-2022e红营销、红电商的年复合增速分别为427%、404%,两者合计有望达到4626亿元规模。
根据预测,随着行业发展迅猛,预计到2022年整个“红带货”行业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以上,5年复合增速超过40%。
“红带货”源于“红经济”的发展
要进入“红带货”行业,需先了解“红经济”。中国“红经济”的发展主要分为五个时代:
1)2000 年左右,络文学兴起下的络博主。这一时期互联普及程度仍然不高,信息载体主要以文字为主。这一时期的红并未具象到个体本身,更多反映他们的文字作品,主要包括写作火遍全的文作家和络博主,如安妮宝贝、痞子蔡等。
2)2005 年左右,草根红人登上舞台。互联普及程度大幅提升,速加快,信息形式除了文字外,图片内容也开始丰富起来。这一时期的红主要依靠博人眼球出位,通常带有一丝贬义,如芙蓉姐姐、凤姐等;
3)2009 年 8 月,微博为标志的 web20 时代。微博正式内测,这标志着我们正式迈入碎片化和社媒化时代。信息从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互动,民在社交媒体上的参与度大幅提升,同时消费者的生活场景逐渐向数字端转移,红时代开启。
2013 年,当时的重要流量平台微博的商业化进程加速,微博和淘宝正式宣布合作,电商和红开始融合,“红电商”初见端倪。微博通过和淘宝打通,让红成为了入口,推荐成为渠道,红商业化之路不断扩展。
2015 年 8 月 26 日,阿里召开 “红”现象研讨会,第一次系统梳理“红经济”, 并在 2016 年使“红经济”逐步成为风口。红逐渐开始了商业化的道路,对前期的积累的粉丝流量进行了变现。
这个时期的红多以年轻貌美的时尚达人为主,有些直至今日仍活跃在产业一线,如张大奕、雪梨等,她们通过个人审美和生活方式的输出,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
4)2016 年左右,短视频平台兴起。信息载体从图文不断跃进,演变为更为生动直观的短视频,同时,流量的分发平台趋于碎片化,在流量增量获取乏力的背景下,社交链条的裂变成为获客的有力途径,社交内容平台小红书、抖音和快手崛起。
但同时,红迈入高速发展的红利期后也逐渐头部化,成为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内容的创作能力和视频的制作能力开始提升,这一时期的 代表如 p 酱就凭借着风格独特、质量高的系列短视频在上迅速走红。
5)2019 年,电商直播兴起,品牌主对变现效率的要求不断提升。kol 广告营销效果难以量化,而直播结合了营销和销售转化,无疑是变现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直播带货时代,高颜值不再是红的必备条件,更加考验他们的是和粉丝互动、语言表达甚至表演的专业能力,如李佳琦和薇娅等。
2019 年,红电商在直播带货的推动下,红产业化和商业化运作得到空前发展。2019 年“双十一”当天,薇娅直播间观看人数为 431536 万,李佳琦直播间粉丝数量为 36835 万,当天销售额甚至能达到上海知名商圈一年的销售额。
从上述红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红搭载的平台不断进化,变现方式也逐步多元化。而在这一过程中,与电商的结合是红带货在后期真正实现自我发展的爆点。
最火带货模式——直播电商
那么,目前“红带货”的模式有哪些?
1)文案种草,通过优质的自媒体宣传文案等方式在朋友圈内实现裂变式分享传播,主要小红书,微信等形式为主;
2)短视频传播,以精心制作的短视频方式在内容平台上完成分享传播,主要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为主;
3)直播带货,通过明星 kol 等主播以直播的方式进行线上直接互动带货,主要以淘宝直播为主。在一个直播间中,主播就是一个导购,时刻在以最专业的 知识回答各种关于商品的疑问以及向顾客介绍自己的产品。
目前来看,直播电商无疑是购买转化率高,已成最火带货模式。
而在当前的疫情期间,为缓解特殊时期经营困难问题,不少实体零售企业开启了线上卖货模式恢复销售,其中直播电商就是其主要的借助方式。
而从实际数据我们也确实可以看到,淘宝新开直播商家的数量增长明显。直播眼数据显示,淘宝单日所有直播店铺数从2020年的2月21日的28866家增加至了3月6日的74884家,单日开播场次从30633次增加至了46559 次,不少企业也通过线上渠道正实现不错的销售收益。
此外,为了更好的实现产品的宣传推广以及购买转化,红带货模式正不断朝着更为高效的模式进阶,而在这一过程中,互联技术的发展也是支撑其进阶的重要因素。
从早期 pc 时代的图文传播为主,到当前移动互联时代下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而随着未来新技术的迭代,特别是 5g 通讯建设完成后带来 ar、vr 等新技术的成熟运用,预计红带货的传播方式仍有望持续推陈出新。
美妆逐步成为红电商最大渗透品类
得益于社交电商的快速发展,因为产品自身的特质一度被认为并不适合电商渠道的中国化妆品产业也获得快速爆发。
随着红带货模式的兴起,一方面,kol 能够实现对化妆品的详细解读,并在互动过程中解答消费者的疑问,并且在直播电商的普及下,可以直观的将彩妆等产品的效果即时显现。
另一方面,在近年美妆行业内品牌逐步进入饱和竞争状态,产品同质化严重,在此背景下,品牌商营销费用投放水涨船高,从而带货方的佣金比例也 相对较高,红kol们也有更大的动力去推化妆品。
因此,当前化妆品逐步成为了红电商最大的渗透品类,电商也逆袭成为了化妆品行业占比最高的渠道之一。可以说红电商渠道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帮助培育了美妆消费习惯,通过发掘消费者需求,刺激购买欲,推动和催化了化妆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当前无论是外资化妆品品牌,还是本土的传统和新锐品牌,在营销上的思路均已经从传统的营销转化为新兴社交媒体营销。
如,雅诗兰黛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f f 表示,集团已经在 2019 年三季度 75%的投入用于数字营销、社交媒体红领域,并且取得了很高的工作效率。本土老牌日化集团上海家化在 2019 年也积极拥抱了社媒营销,并取得了有效的成果。2020年3月23日,上海家化首次开启线上直播模式。
在品牌主们纷纷拥抱新兴的营销方式后,优质 kol 头部化正不断加速,相应的投放成本也水涨船高。随着红带货的流量洼地逐渐消逝,未来更需要品牌加大精细化运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