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为拓宽营销业务,买了14万余条个人信息被检察机关起诉


今年3月,刘某经人介绍,到嘉兴一家商贸公司担任客服中心经理,主要负责公司的客服和电话营销。正式上岗后,刘某看到公司里联系的对象主要是以前购物时登记的客户,感觉客户量太少。为了拓宽电话营销业务,刘某通过QQ搜索,发现网上可以买卖个人信息,便决定“开发”一些客户。  很快,刘某找到并加入了一个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QQ群,通过浏览群里广告,刘某和卖家取得联系,买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此后,刘某又如法炮制,先后和多名卖家联系购买信息。
  一般情况下,卖家卖给刘某的信息每条出价在2至5毛不等,信息内容包括客户姓名、电话号码、住址和客户购买的产品价格等。买进这些信息后,刘某打印出来交给员工,让他们以电话或邮寄等方式,推销公司产品。
  在信息选择上,刘某挺有讲究,每次都尽可能选择和自己准备推销的产品相关的信息。比如某段时间要推销保健品,刘某就会选择近期购买过保健品的公民信息。对刘某来说,只有带有一个人的电话号码、地址、购买过的产品情况的信息,才算比较完整的。每条信息价格会因其包含的信息量、售卖次数不同而有所差别。比如有些信息只有姓名和电话,有些信息除此之外还有家庭住址和以前的购物信息等,价格就不一样。又比如,卖家已经把信息卖给过其他人,刘某购买时就会便宜些。至于如何辨别是否“一手”信息,刘某主要以电话推销时客户有没有反映以前接到过类似电话来判断。
  从今年3月到8月,刘某通过网络交易,获得大量购买过保健品、手机、电脑、手镯等产品的客户个人信息。据其交代,在购买这些信息前,有的卖家会给他发一些试用信息,有的则在刘某购买时,额外赠送一些信息。
  刘某的行为引起了公安机关的关注,很快,他被捉拿归案。检察机关指控,刘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达141307条,应当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嘉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