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金服·凌晨:高筑墙,广积粮,细分领域一定要快称王

“投资人给你钱是为了把公司做得更大,有钱一起赚,有难一起扛。当企业运营良好的时候,要把眼光放远一点,融资不仅是为了钱,更重要的是跟投资机构绑在一起去抵御风险。”
——启迪金服投资总监 凌晨
凌晨
启迪金服 投资总监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士
美国南加州大学生物统计硕士
原元禾控股 投资总监
苏州创投 投资经理
北京某上市公司 投资经理
“风控”达人,多年先进制造、生物医药、tmt和环保行业投融资经验,擅长股权与债权投资,投资风格稳扎稳打
注:
股权投资是投资人/机构作为股东,有参与决策投票的权利,按照企业实现的利润享有红利,风险高,回报大。
债券投资,是债主,相当于借钱给对方,没有投票权,只是按照债券的约定定期收取利息,并且这个利息一般是固定的,并且跟企业的经营情况没有直接关系,几乎0风险,回报低。
永远不要亏钱
对于凌晨来说,这是他做投资的第8个年头。不同于一般的vc(风险投资)投资人,凌晨有很大一部分经历也同时在做债权投资。因此在努力帮助lp赚钱的同时,“风控”一支都是凌晨的重中之重。
他特别认同投资大师巴菲特的理念,巴菲特曾经说过:“第一条原则,永远不要亏钱。第二条原则,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原则。控制风险、选择胜算概率高的投资产品和投资方法,这是成功的关键。”
当然了,每个投资人身上都有“赌性”,大小而已。对于凌晨这种赌性相对较小的投资人来说,实业投资是他的必然选择。目前凌晨参与管理的一支基金叫做“昆山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投贷补联动基金”,是昆山本地的机器人专项基金,基金池1个亿人民币。
这支基金的lp(出资方)包括昆山市国科创投、中赢国际投资、启迪金服、香塘担保、太仓衍盈投资在内的5家机构。投资领域:机器人,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机器人及配套产业等。
其中2000万左右用于早期项目(净利润500万以下)投资;2000-3000万用于中期项目(净利润500万-1500万)投资;5000万-6000万用于pre-ipo阶段的项目(净利润2000万以上)投资。
创业者要有大野心
虽然来昆山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凌晨在跟昆山创业者沟通过程中,感觉非常好。他认为昆山的创业者非常实在,很少“讲故事”,都是在踏踏实实的做事情,这也许跟昆山一直以来的工业积淀有非常大的关系。
“这里的创业者大部分都是在外资企业做到中高层然后出来创业的”,凌晨说。因此他们不管是行业、市场还是产品都非常了解,加上自身积累的上下游资源和人脉关系,创业早期会非常顺利。
但也正因为这样,昆山本地的创业者相对来说没有太大的野心,容易满足,喜欢按部就班的去做事情。但是现在这个社会,节奏非常快,你自己不着急,别人很快就能超过你,并且远远地把你甩在身后。
而且从去年开始,实体经济在经历了前几年的低谷之后,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实体经济已经开始逐渐回暖,这一方面意味着可以享受国家政策红利,也意味着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
凌晨说:“作为创业者,要抓住大环境,看清大趋势,认准政府基调,把握历史机遇。舍得投入,舍得去研发,适当的引进资本,背负一些杠杆,未来3-5年不管是行业还是企业一定是往上走。如果过于保守,没有及时的建立技术壁垒、产品壁垒以及市场壁垒,可能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被淘汰了。”
高筑墙,广积粮,快称王
从目前凌晨参与管理的这支基金的lp组成,不难看出,这不是一支纯粹的财务投资基金,更像是一支战略投资基金。作为基金的管理者之一,凌晨告诉我们,在机器人领域,他们在做一个大的产业布局。目前启迪金服在浙江余姚与政府共同成立了浙江机器人产业集团,昆山市政府也在紧密沟通,共同成立江苏机器人产业集团。依托于江浙一带良好的工业环境和机器人产业背景,对整个机器人产业进行战略布局。
具体怎么看项目呢,说到这,凌晨拿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举了个例子。当年朱元璋反元的时候,手下的谋士朱升提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因为在那个年代,元朝实力雄厚,作为“叛军”你刚开始就特别高调的话,一定死得快。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创业者来说,你切入的是一个细分领域,这个领域往往还没有产生“独角兽”,只要你的壁垒够高,产品够好,一定要“快称王”,先声夺人。
因此,凌晨希望能够在机器人这个行业里面,找到各个细分领域的“王者”或“潜在王者”。这些项目要么具备技术的创新性,要么具备产品的独特性,要么是细分领域里率先占领市场的那一批。结合启迪金服的战略布局,对于各个细分领域的项目进行打磨,补足项目的短板,催生快速的市场化,迅速占领某一细分市场,建立技术壁垒和市场壁垒。
有钱一起赚,有难一起扛
在凌晨的投资履历中,有一个项目让他印象非常深刻。2012年的时候,凌晨接触到国内最早做自动化的一个项目,这是一个美国团队,当时这个项目不管从技术还是市场布局,时机都非常好。当时国内这一块还刚刚起步,他们做的非常顺利,市场开拓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难度。顺风顺水的发展态势慢慢滋生了团队骄傲自满的心态,虽然当时有很多投资人、投资机构主动找到找上门要投资,但是都被他们拒绝了。
到了2014年、2015年的时候,他们把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了项目中,结果国际经济环境下行,国内实体经济也出现了下滑。这个时候他们赶紧回过头来去找投资人,但是面对一家正在走下坡路的企业,投资人是肯定不会投的。资金链的断裂导致这家企业很快就走上了末路,关门大吉。
通过这么一个亲身接触的案例,凌晨特别想告诉昆山的实体创业者们,融资不只是为了钱,尤其是战略融资,通过股权(债权)的交换,把投资人绑到企业的大船上,大家有钱一起挣,有难一起扛。风险无处不在,光靠自身是防不胜防。投资的本质是赚钱,没有人会投一家必死的企业。一定要在自己最顺利的时候去融资,顺利的时候意味着融资容易,顺利的时候也往往暗藏着杀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创业者切记: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