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经济学的人会回答说:“楼市跟股市一样,追涨杀跌咯。”“追涨杀跌”其实是不存在的。如果楼市真的是“追涨杀跌”,那就无法解释2008年、2014年以及2017年的北京上海为何会在房价上涨阶段突然下行。楼市“越涨越买”,其实是出于未来预期而做出的无奈之举。越是无房可买的地方,买房人越多,买房人越多的地方,越是买房难,这是一个相互的问题。
房价高,一个公认的的社会现象,但是现在买房的不一定都是有钱人。一个小区购房者中贷款购房者基本占40%到70%,有的甚至达到80%以上,不用惊讶,大城市买房一般都是贷款的多。部分全款的也是找亲戚朋友借款买的。所以买房贷款,借款不丢人。
每一个人,在外打拼多年后,都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家,而且目前有房才有家的概念也是深入国人心中,大多数的家庭总觉得没买房就没有归属感,总感觉一直在飘荡,居无定所,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拼了命也都要买房的原因。
热点城市限售限购的溢出效应。印象中是在2016年前后,北上广深的楼市已经涨过一波,由此引发了热点城市的限售限购潮,但资本炒房的需求客观存在,不可避免向十八线小县城蔓延。买房投资会升值的理念深入人心。由于楼市长期以来“只涨不跌”,买房会赚钱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家都相信房价会一直涨。
为了孩子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等,教育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就是考虑到教育资源好,为了孩子不惜一切代价就要买房,让孩子享受到好的教育。专业投资人的投资,炒房者的加入。房价一直在上升,这说明有升值的潜力,这对于专业的炒房一族和投资人来说是好事他们会大量的购房,房价会一直涨。
如果预期未来这类资产稀缺性增加,那也会越涨越买。比如某个名画家去世了,他的画就变得更值钱,不是因为他的画突然因为他的去世而变得更有艺术性了,而是因为确定了他的画的稀缺性。未来,完整产权的房子,稀缺性相对需求来讲还会增加。
现在人们结婚一般都想要套新房子,即使暂时条件不允许,后期加把劲也得买上。买了房子,有个自己的小窝了,内心深处才会有归属感。结婚之后有小孩了,大抵不希望自己的老婆小孩因为租期到了、房租又贵了等原因辗转租房换学校吧。因为是刚需,所以即使高了些,还是有人会垫垫脚尖买的。还有就是担心房价在观望中一点点升高,早些买了,避免今后为上不了车而懊恼。
自住需求。热点城市人多车多环境差,大城市病明显,如果是逢年过节,大家还是希望去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休闲一下。当然,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安慰:如果房价真跌了,大不了自己退休了以后搬过来住,不至于沦落到砸在自己手里的地步。
网友回答:房屋其实是工具。你可以不买房,但如果毕业n年,还是一个月赚着一万元,在大城市不安全感仍是很强烈。你的工资上涨赶不上货币贬值,物质和理想不矛盾,有物质的铺垫,你可以更好地实现你的梦想。
网友回答:房价在中速上张的这几年里,一部分人看明白房价上涨的意图,也买了房,而另一部分等房价跌的时候买房的人,则继续呈现观望状态。而到了2015年初,由于房价涨势太猛,天天有赚钱效应,吸引了全民加杠杆买房,此时人们已经把房地产金融化了。而未来受到房地产调控的影响,以及长效机制的建立,房地产市场将恢复稳定。
网友回答:其实房价高只能证明大部分人买房的难度增加,需要的钱增加,但是控制不住大部分人买房的需求,需要在城市打拼,需要在城市拥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是很多人一辈子的心愿,所以在人们还能买得起房,就算价格高,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刚性需求是不会变的
网友回答:国人一定要拥有房产的情节决定,目前来看这种文化没有逆转的趋势,拥有房产比租房住更有安全感成为共识。买一套房不但可以自住,同时等于是存钱,而买多套房则可能会赚钱,近20年有太多人通过炒房赚了大钱,财富增值非常明显。
网友回答:社会的不断发展,老百姓的钱包鼓了,那么在大城市为自己购置一套房产成为现在的“标配”。现在人们越来越有钱,已经不像以前只在乎温饱了,所以在大城市里买房成众多小资家庭的梦想和期待!
网友回答:很多人会说,等哪一天房价降到大家都能买得起的时候就好了,但事实上,如果房价一直在降的话,哪怕真到了大家都买得起价位了,大家也不会去买,因为就是有这样的一个期待心理:房价一直在跌的话,买了就是亏了,因为后面会更便宜。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保持房价的稳定,是一个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