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生被取消助学金事件,我感觉问题归根结底,就在“耐克” ..


假设一下,如果那个贫困生他妈妈给他买的不是500元的耐克,而是1000块的安踏或者李宁(这两个牌子都有1000价位的鞋)呢?
那么那个“告密者”可能压根就不会去向老师汇报这个情况了,为啥,因为在很多人眼中,“耐克”两个字就代表着高端,代表着昂贵,代表着“有钱人”,即使是一双二三百的鞋,一旦贴上那个“勾子”标志,就立马高大上起来,所以,他们惯性思维就会认为贫困生“穿不起”或者“不该买”这样的鞋。
而李宁和安踏则代表着国产,代表着便宜,代表着老土。看见那个标志,惯性思维就会认为这个鞋很便宜,很“适合”贫困生穿。
这就是惯性思维的坏处,这个事件的关键点就在这,那个“告密者”为啥要去向老师汇报,是因为那个贫困生穿了一双他自己认为“不适合贫困生穿”的鞋,而那个告密者自己首先就没有理智的调查和判断。

我们不拿贫困助学金的也买不起耐克

这个也不至于吧 网上买个耐克的特价款一两百块

媒体介入后,估计问题会得到解决,希望吧

呵呵 曾经我们班 一个家里还开7系的人在拿呢!

如果知道那是1000块的李宁、安踏,照样有人会举报,被举报的概率小不过是对李宁、安踏鞋款的报价不熟悉而已。知道一个品牌的价格定位比知道具体一个款式的价格定位容易得多。最便宜的李宁和最便宜的耐克谁更便宜,最贵的李宁和最贵的耐克谁更贵,这都是不言而喻的。品牌本身定位就不同,跟国产不国产没关系。很显然,在举报人和批复人的标准里,不需要知道这双耐克到底500还是1000,因为即便是最便宜的那款耐克也与贫困申报标准的家庭收入不相匹配。

16年全国最高的上海城市最低生活标准也仅是每人每月880元,低一点的像南宁农村是每人每月区区130元。以这样的生活保障名义去申请贫困生助学金,结果却在刨除吃喝住等生活必须开销后仍穿起得起500的鞋子,你觉得这个申请真的没有水分吗?

我以前是穿100多的鞋子的

应该说如果穿500安踏的鞋没人知道!穿耐克鞋大家都知道贵啊!
但是老实说,这孩子也不懂事,如果孩子不磨着大人,大人会想到去买双耐克鞋?

想起了大学里用着新款苹果,拿着助学金的
人家还振振有词,买苹果的钱是兼职挣的

如果领贫困助学金的人是拎着一只妈妈自己不舍得用,攒钱给孩子买的爱马仕包包,还会有人说这只是一个母亲给孩子的爱,还有人为这个学生鸣不平么?

耐克平常一俩百也有

穿20块地摊货的飘过!!

助学金确实不该这样花

上次绍兴开豪车买奢侈品一边在众筹给自己小孩看病的也是允许的喽

现在最希望的还是这位穿耐克的同学鞋子是假的我们班曾经也有家里有钱的却拿着贫困生的钱 如果这位同学的鞋真的是500块那请问什么是贫困或者说他们班里最贫困的都是穿耐克的? 还有你说的什么惯性思维。。。。。嗯 惯性思维你这是在给没上过学的洗脑什么叫惯性思维吗?500块钱的鞋 如果放在初中 高中可能穿个一年就穿不上了 而500块钱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 可能是一个月一个份子一天三餐的饭钱了吧? 至少我曾经读大学一个月饭钱500块钱其余多的花在别的地方而我才毕业两年 所以还是希望这同学的耐克是50块钱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