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距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它伴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而出现。我国的股票市场是从1984年开始的。1984年11月,中国发行了最初的1万股股票,这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的真正开始。 股市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股票作为重要的投资手段。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支股票背后都有一家上市公司,股份公司发给投资者股票,用以证明其在公司的股东权利和投资入股份额并据以获得股利收入,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关于股票的5个概念,搞清楚才能多赚钱
以上就是股票的学术解释,读起来虽然有些绕,但还不至于读不懂,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呢?
首先,股票是上市公司发行的,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这点很多人都容易忽视,我个人觉得这点是最重要的,说白了,人家上市就是为了找你拿钱用的,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个原则,在做一些大方向的选择时,简单来说就是,跟着市场和大资金走,赚钱的时候别控制,大股东走的时候,你也别恋战,了解这点很重要,以后我们会说很多例子。
然后,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很多小伙伴对股市不是很了解,会觉得股票=证券,其实这是不对的,准确的说,证券包含股票,像我们知道的基金 国债等,都算证券,所以别人再说做证券行业,可不要单纯的以为人家是做股票的哦。最后也是很重要的废话,就是你买了股票赔了钱,就真赔了,不可能还给你的。
下面说说股票的价格,它包含五个方面,即面值、净值、发行价、市价和清算价格。
面值:是股份公司在所发行的股票票面上标明的票面金额,以元/股为单位。股票的面值是用来表明每一张股票所包含的资本数额。
股票的净值:又叫账面价值,也称为每股净资产,是用会计统计的方法计算出来的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资产净值。
发行价:当股票上市发行时,上市公司对上市的股票不会按面值发行,而是从公司自身利益以及确保股票上市成功等角度出发,制订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来发行,这个价格就称为股票的发行价。投资者可参考这个发行价来进行申购。
股票的市价:是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达成的成交价,市场中通常所说的股价就是指市价。
清算价:一旦股份公司破产或倒闭后进行清算时,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实际价值即称为股票的清算价格。从理论上讲,股票的清算价格应当等同于账面价值。但实际上企业在破产清算时,其财产价值是以实际的销售价格来计算的,这个价格一般要低于清算价格。
股票的特点:(1)不可偿还性。股票是一种无偿还期限的有价证券,投资者认购了股票后,就不能再要求退股,只能到二级市场卖给第三者。股票的转让只意味着公司股东的改变,并不减少公司资本。从期限上看,只要公司存在,它所发行的股票就存在,股票的期限等于公司存续的期限。
(2)参与性。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选举公司董事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股票持有者的投资意志和享有的经济利益,通常是通过行使股东参与权来实现的。股东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大小,取决于其所持有股份的多少.从实践中看,只要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达到左右决策结果所需的实际多数时,就能掌握公司的决策控制权。
(3)收益性。股东凭其持有的股票,有权从公司领取股息或红利,获取投资的收益。股息或红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股票的收益性,还表现在股票投资者可以获得价差收入或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通过低价买入和高价卖出股票,投资者可以赚取价差利润。
(4)流通性。股票的流通性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可交易性。流通性通常以可流通的股票数量、股票成交量以及股价对交易量的敏感程度来衡量。可流通股数越多,成交量越大,价格对成交量越不敏感,股票的流通性就越好,反之就越差。股票的流通,使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上卖出所持有的股票,取得现金。通过股票的流通和股价的变动,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相关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盈利潜力的判断。那些在流通市场上吸引大量投资者、股价不断上涨的行业和公司,可以通过增发股票,不断吸收大量资本进入生产经营活动,收到了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
(5)价格波动性和风险性。股票在交易市场上作为交易对象,同商品一样,有自己的市场行情和市场价格。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股票至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它伴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而出现。
加v:jgzx168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