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全面禁放”背后也有“懒政思维”


今天,浙江在线一则关于烟花爆竹的报道中,有一张《浙江各地市允许燃放的时间(以二环线范围内为例)》图表显示:全省11个地市,允许燃放的时间有长有短,长则近20天,短则3天,唯独绍兴是“全面禁止”四个字。看似不经意的“一刀切”,背后其实也藏有政府部门的“懒政思维”。
烟花爆竹该不该放,是很难有定论的,因为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文化因素,你可以说放鞭炮是“巫术”,他也可以说是“年味”甚至是“精神的寄托”,要不然也就不会有著名导演北野武的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作品《花火》和中国的最近一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作品《白日焰火》,都借助烟花爆竹来寓意人性中一些深层的东西。更何况,烟花爆竹是很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单从这一点,也该让这部分人有享受生活乐趣的自由。
浙江省内的舟山、丽水等地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而该图表上的信息是,这些地市允许燃放的时间也相应较长,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燃放烟花爆竹的害处也是“软性”的,不能和垃圾焚烧之类相提并论;要不然,空气好的地方也没有理由网开一面。
因为PM2.5,就全面禁放烟花爆竹,是典型的因噎废食。就像因为上海外滩踩踏事故而取消元宵灯会一样,网友大量的微词、吐槽是可想而知的。而同是元宵灯会,绍兴书圣故里和上海的豫园的拥挤程度不可等量齐观,有没有必要取消绍兴的灯会实在值得质疑。正如有网友所说“连管理灯会这点职责都不肯担当,要管理部门干嘛?”
李克强总理去年10月在一次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上强调“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这真的不难理解,就像新闻报道有偿不闻,和有偿新闻是一样性质恶劣的。
最近我们欣喜地看到,曾经矫枉过正的“发福利限制”松绑了,公务员“聚餐喝酒”也该看场合是否合适,不该一棍子打死。没有人否认燃放烟花爆竹会加重城市的空气污染,但治理空气污染时把重典在烟花爆竹上,是思维走歪了。今年遭遇烟花、灯会“双杀”的绍兴,年味必然冷清一些,绍兴有关部门不妨借这个机会冷静思考、告别“懒政思维”,明年哪怕给出一天燃放时间,在办事态度上和现在也有本质的差别,尽管一部分管理人员的确要加班、做出一些应有的“政绩”。

政策好坏看利弊,比比以前的空气,还是禁了好

什么年味?我看是蠢的气息。

热烈祝贺绍兴市实现烟花爆竹全面禁放!
每年因为燃放烟花爆竹,造成多少事故,引出多少故事!
因为它,造成多少污染,引发多少邻里矛盾!
绍兴市政府英明决策,强力推行禁放,不知惠及多少居民!
这次真诚地给市政府点16个赞!

“我记得我和美国同学夜里走在三里屯附近的街道上,烟花四面八方响起来,那时真怕被弄瞎只眼睛”。
“在美国很多州,因为安全问题放烟花都是违法的”。
刚刚看到的新闻。

绍兴最该禁止的不是烟花爆竹,而是迷信

今年过年多好啊!晚上比以前安静多了,但在城南这地,还是会有辟辟啪拍的爆炸声,我是最支持政府禁放烟花爆炸的。希望年年如此!

人都有惰性,我们自己做事不也是越方便越好吗!全世界都勤快,就你自己一个人可以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