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快递业发展如何?4月24日,国家邮政局通报2020年一季度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253亿件,同比增长32%。其中,3月份快递业务量增速重回20%以上,增量达到112亿件,日均业务量已经接近2亿件。此外,我们不能忽视上海物流公司给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激活市场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快递市场增速明显放缓,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1253亿件,同比增长32%;业务收入实现1534亿元,同比下降06%。随着上下游复工复产和寄递需求释放,快递业务增速明显加快,1月快递业务量收增速分别为-164%和-161%;2月分别为02%和41%;3月分别为23%和123%。3月,快递业务量增速重回20%以上,增量达到112亿件,日均业务量已经接近2亿件,显示出快递市场强大的供给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
从整个邮政行业来看,行业同比增速也是逐月提升。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全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1922亿元,同比增长08%;业务总量累计完成34759亿元,同比增长75%。行业业务量收增速均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但增速呈现逐月提升态势。1月行业业务总量和收入增速分别为-86%和-124%;2月实现逆转,增速分别为57%和33%,3月达到238%和134%,增速逐月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其中,邮政寄递业务稳中有升。一季度,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642亿件和1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和33%。与上年同期相比,收入下降41个百分点,业务量增速逆势提高54个百分点。传统普遍服务业务整体收缩,与上年同期相比,函件、汇兑业务降幅扩大,包裹、报纸杂志降幅收窄。
在跨境寄递业务方面,增速有所下降。一季度,受到海外疫情的冲击,国际邮件和快件的运输受到影响。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收分别完成32亿件和1677亿元。其中,业务量增速相比去年同期增长06个百分点,业务收入增速下降37个百分点。国际港澳台小包业务降幅明显,业务量同比下降461%,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92%。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通过采取新增航线、临时包机、中欧班列等多种措施,努力保障国际运力的供给。
国家邮政局表示,快递服务质量正持续改善。疫情期间,邮政快递企业不惧危险和困难,为百姓基本生活坚守服务,既送去生活必需,又传递人间温暖,赢得了消费者的支持与尊重。一季度,快递服务质量继续改善,快递服务满意度为78分,比上年同期提高04分;重点地区72小时准时率为716%,比上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全国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率为百万分之04,同比减少四分之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快递市场竞争加剧。一季度,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59,较上年同期提高42,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企业集聚,二三线快递企业生存更为艰难。同时,快递业务单价出现下降,一季度快递业务整体平均单价为122元,比上年同期降低05元。其中,1至2月快递价格上升02元,而3月快递单价下降11元。分专业看,异地业务降幅最大,其次为国际,同城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