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7日,国家税务总局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国税地税联合办税的指导意见》,强调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深度融合,那么什么是深度融合呢?深度融合是不是预示着国税、地税有合并的倾向呢?而这距离上次总局发布《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也已经过去了两年的时间。
2015年10月《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2015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联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正式发布《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
《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我国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建立了分设国税、地税两套税务机构的征管体制,20多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我国税收征管体制还存在职责不够清晰、执法不够统一、办税不够便利、管理不够科学、组织不够完善、环境不够优化等问题,必须加以改革完善。为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有关要求,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制定本方案。
而且现在很多地区都有了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这样国税、地税之间合作的更加紧密。
国税和地税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国家税务局系统由国家税务总局垂直领导;省级地方税务局受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双重领导,省级以下地方税务局系统由省级地方税务机关垂直领导。因此,国家税务局系统和地方税务局系统分属国家不同的职能部门,一般是分开办公的,但是,也由一些地方的国家税务局系统和地方税务局系统是合署办公的。
国税和和地税分别负责哪些税种呢?
国税地税分设的缺陷:
1、国税、地税单独的存在无疑大大增加了征税的成本;
2、职责业务划分不明确,业务存在交叉;
3、为了纳税目标,涉及抢夺税源现象。
国税地税分设的优势:
1、理论上国税、地税分设可以促进分工明确,提高效率;
2、理论上国税、地税分设可以促进组织内竞争;
3、理论上国税、地税分设可以解决地方激励不足问题。
从全球其它国家的经验来看,实行国税、地税分设的前提是业务划分明确,不存在中央共享税情况,只有中央税和地方税,而我国既存在中央税、地方税,也存在中央地方共享税,而且随着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税、地税融合的力度不断加大,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合作。
曾有专业老师说未来5—10年会有消息出来,也有体制内人说短期内地税局会划分到某些机构的二级机构里面,编者猜想这样是不是取消地税局的征税功能,国税局完全负责我国的税收征管工作,原来的地税局执行新的职责,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很有可能地税和财政合并,国税保持现在地位不变。
总的来说,国地税合并只是时间问题,只是国地税分设已久,合并面临着巨大的整合问题,但是目前关于国地税合并还没有时间设计,但不管怎样,结果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征税效率,而且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相信征税也会变得越来越简化和方便,也许人工智能会解决国地税整合的问题!
有财税问题就问解税宝,有财税难题就找解税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