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高凉君
文章来源:高凉赋微信公众号
茂名城市的改变在一点点发生。
过去的,我们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感知,今年的,政府要做什么已经有了宣示,“十八项扩容,二十三项提质工程”。“一桥四公园十三条道路”扩容,“两岸、两小区、两洼点、五水体、十三条道路”提质,茂名主城区几乎都有或多或少的涉及,想家附近就有休闲公园?想路再多一些?想路在平顺一些?想门口的水没了臭味更清更靚一些?这些,2017年的扩容提质惠民礼包里都大大滴有。
茂名市民的心态改变也需要发生。
之前有些人说,整个城市都破破烂烂的,要市民文明有啥用?还有人说,整个城市的人都不文明,要我文明有啥用?
回应这些言论,我用英国学者哈丁所讲的公共草地放羊的故事。他说作为理性人,每个牧羊者都希望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在公共草地上,每增加一只羊会有两种结果:一是获得增加一只羊的收入;二是加重草地的负担,并有可能使草地过度放牧。经过思考,牧羊者决定不顾草地的承受能力而增加羊群数量。于是他便会因羊只的增加而收益增多。看到有利可图。许多牧羊者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由于羊群的进入不受限制,所以牧场被过度使用,草地状况迅速恶化,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这个故事创造了一个词“公地悲剧”。是的,城市是我们每个市民的家,是个公共场所,同时也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你得到的就是笑容,你对它怒,你得到的就是怒容。这就像丢垃圾这件事。谁也不想自己家里堆垃圾,更不想费劲巴拉地搬脏的、重的、有味的垃圾走很远去丢。于是“理性”的市民从窗子直接丢在公共路面上,于是更多的“理性人”效仿,于是不可避免地就悲剧了。
问题是我们的公地--茂名城市悲剧了,谁能独善?城市垃圾遍地臭气熏天,你说你可以关上自家的门。可问题是关上门看不见垃圾但能挡得住漫天的臭气?恐怕不能。君君以为,我们的政府正在努力,成效就摆在面前,城市文明的硬件在完善,文明的软件,人,人的思想要升级。
有这么一句话:你只需要努力,剩下的交给岁月去证明。
茂名文明,我们只要从自己开始一起努力,剩下的交给岁月去证明好了。
所有茂名人共勉。
(文章图片:来自茂名晚报记者 岑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高凉赋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茂名文明,我们只要从自己开始一起努力,剩下的交给岁月去证明好了
思路是好的,但现实很骨感!
做些实在的东西吧,物质基础好了,人自然会对精神文明有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