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现以江苏、浙江等全国12个省市为重点开展全国税收专项整治工作。废钢税票也是重点之一。虚开7.5亿发票出事;涉及800多家企业虚开发票,废钢税票也是一份子。
目前国内的废钢铁回收利用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利用率相对来说也不高。作为一种资源,用废钢炼钢可以节约大量的能耗。政策补助废钢企业也是迫在眉睫。
再生资源行业期盼多年的退税政策也尘埃落定,文件在2015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废钢仅退税30%,属于退税额度最少的产品,与前几年废钢行业期待的50%退税政策有差距,但给目前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废钢贸易商以及废钢加工企业带来一丝丝的希望。
有两条值得注意,
一是纳税人需符合工信部的《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的相关规定;
二是炼钢炉料的销售对象应为符合工信部《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和《铸造行业准入条件》并公告的钢铁企业或铸造企业。
财税扶持从以往的全行业补贴,改为针对大中型合规的废钢加工企业补贴。符合要求的只有准入条例规定的189家废钢加工企业才是最大受益主体。
虽然目前30%的退税补贴尚不足以让大中型废钢加工企业扭转目前散户为王的行业局面,但各地后期各项优惠政策也将同样向这些企业倾斜。目前散户不能依靠两头不开票的价格优势与大中型企业抗衡,现在废钢行业税票检查加严,散户竞争力大打折扣。
消息称,《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即将出台,该计划的目标为:压缩我国8000万吨钢铁产能;建立2-3家智能示范工厂;将钢铁企业数量控制在300家左右。现有2460多家钢企,要在3年内通过兼并重组,最终将会剩下300家左右。这个巨大的工程,是实现钢铁做大做强的最佳途径。钢企兼并重组后,废钢铁从业者如果单打独斗,将会在价格和供给量上面临被动局面,个体户和收购站在数量上或会减少,专业化收购中心会批量递增,形成规模化。
短时间内废钢铁市场格局尚不会因为退税政策的公布而有明显变化,后期市场资源和竞争力向大中型废钢加工企业集中的趋势是必然的,散户的苦日子可能就要开始了。废钢铁回收利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再生资源回收以物资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正在成为全球潮流,在钢铁工业节能减排、转型升级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无论是对于散户的大中型企业而言,废钢铁的出路一定是产业化。废钢铁产业化将是发展趋势。钢企重组潮已经开始,各地区建立先进技术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钢企发展。钢企重组的过程,其实就是废钢铁提醒不断完善的过程。钢企重组完成,废钢铁的春天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