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滴滴公布了《滴滴出行安全升级工作进展更新(2018.6.13)》,宣布局部恢复顺风车夜间订单:“我们计划于6月15日局部恢复部分夜间时段的订单(具体开放时间段为,22:00-24:00和05:00-06:00)。出于安全的考虑,目前以上两个夜间时段的顺风车订单,将只允许车主与乘客为同一性别方可合乘出行。”
小规模测试录音功能
据《安全进展》更新显示,顺风车还做出一系列产品优化,这包括护航模式与安全共建卡。“顺风车还将于6月22日小范围上线测试护航模式(开启该模式,可自动分享轨迹给紧急联系人,平台实时关注行程轨迹并在异常时介入)和安全共建卡功能(展示车主和乘客上传的真实照片和车辆等信息,可供双方在行程开始前相互查看并核实),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同时,滴滴将小规模测试录音功能。“滴滴快车、优享、拼车、小巴也将在国内小部分城市测试行程中录音功能。测试期间,我们仍将广泛征集乘客、司机与社会各方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评估该功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可行性。”
1个月前,滴滴在整改方案中提出关于“录音”的可能性:“比如对行程全程录音,以及车内视频监控是否可以在明确告知用户情况下开放。”知名律师赵占领告诉南都记者:“录音与监控都是属于用户隐私行为,在明确告知并获得授权情况下平台方可使用。”
100万悬赏金已委托律所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安全进展公告还透露此前备受关注的100万悬赏金。这个月初, 参与搜寻嫌疑人的郑州市水上义务救援队向滴滴提出悬赏支付的举动,令告破不久后的“空姐遇害案”重回人们的视线。
当时,合邦律师事务所律师肖锦阳告诉南都记者,这个悬赏认定,不是第一个告知警方,而是滴滴。“这就是通知的关键性,报警还是直接的,通过警方通知悬赏人也行,但必须是以谁先通知滴滴为准,”肖锦阳告诉南都记者,“滴滴公司发布悬赏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救援队完成搜寻和打捞的行为构成承诺,双方合同已经成立生效。救援队需要提供向滴滴公司通知的相应证据,通知行为属于完成悬赏人指定行为的一部分。”
也有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悬赏金以“第一个告知滴滴”为准,而这个“第一个”的最终认定,则是由执法部门,比如警方进行确认。
当时滴滴回应称,并非不想给悬赏金,而是有太多人提出要求。“目前有多个团体和个人向平台提出领取奖金的要求,一经核实我们将尽快把奖金给到最合适的个人或团队。”滴滴相关人士告诉南都记者:“短短两天时间里平台接到了三千多条线索,我们选取了当中可能有效的信息随时同步给公安部门,希望相关申领人能够尽快提供切实有效的证据,并经公安机关确认对案件侦破确有重大帮助,一经核实我们将尽快把奖金给到最合适的个人或团队。”
在这次《安全进展》通知中,滴滴表示已经委托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全权保管100万元线索资金,与线索提供人的后续沟通及奖金发放工作。
“希望相关申领人能够提供切实有效的证据,并经公安机关确认对案件侦破确有重大帮助后,尽快与该律所联系。”与此同时,滴滴还表示,如于9月1日仍无公安机关确认有效线索,该100万元奖金将直接捐赠给公安部主管的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以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见义勇为,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