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阿里巴巴发布了一个超神的“人工智能设计师”
2015年的“双11”是个关键节点。2015 年之前的“双11”,商品推荐都是人来控制的,由运营决定给用户推荐什么产品。而2015年那次“双11”,是阿里第一次基于算法和大数据,为用户做大规模的、个性化的商品推荐,叫做“千人千面”,是阿里流量分发模式很大的升级和转型。
2015年的“双11”结束后,淘宝的设计、工程和算法团队聚在一起,商量下一年要做些什么。他们当时想,目前已经做到的个性化推荐,都是基于白底图商品推荐,能不能往前迈一步,让强营销导向的广告资源位的设计也“千人千面”呢?
网络配图从纯商品个性化跨到广告资源位个性化,中间几个关键的技术点打通之后,他们就在内部发起了一个人工智能设计的项目,主要开发的产品就是“鲁班”。之所以叫“鲁班”,也是因为一句玩笑话。当时说要 “让天下没有难撸的banner ”,谐音就是“鲁班”,后来发现简直太合适了,鲁班不仅本身是个伟大的工匠,也是很多工具的发明人,所以他的理念跟当时的“鲁班”团队做的事情是不谋而合的,他们也希望发明工具,让设计师更好地工作。
当时还公布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数据,去年双十一的1.7亿张banner,全靠它撸完,不过去年只是测试今年的“鲁班”正式上岗后任务量更加惊人,2017年双11将有4亿张banner由鲁班设计。约等于每秒做8000张海报,同一时间手机淘宝里出现的海报banner都是不一样的。
可以这么说,初级设计师要被取代了!
美工或者刚入行的设计师接到活,就立马想用快捷高效的套路来完成设计。用套路没毛病,有毛病的是除了套路,你什么都不会,而现在ai已经比你更懂套路了。
网络配图例如双十一的banner通常由五个部分组成,文案、产品、背景、点缀元素、logo。ai通过不断学习、练习掌握banner设计的所有套路风格。现在做海报不仅比你快比你多而且还审美也越来越好。
ai能做的还不止这些,现在大部分人的使用习惯是趋同的,以互联网行业为例,经过多次的迭代发展,消费者的审美,app的功能布局都变得非常的类似。而恰恰是这种类似套路,是可以被ai学习掌握的。
在未来,所有标准化设计都可以由ai完成,例如常见的ui界面,还有活动专题页。通过观察可以得出,无论有多复杂的页面设计,都是由以上四、五个核心模块组成的,每个模块又可以拆分成更细小的设计元素,“拼装能力”更强的ai设计师显然更有优势。
网络配图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不但要与人竞技,还要面对来自机器的竞争,设计师,你想做一个“套路设计工”,还是想成为真正的设计师。
这些曾经属于初级设计师的工作被取代了!
再不改变,等着失业吧,机器人可以代替记者编辑新闻,而“少女诗人”“萌妹子”微软小冰也发表了人类史上首部人工智能灵思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
就说人工智能,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好怕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要下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