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路站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除Ⅳ号出入口(同济路与汾江路口西南侧)因受地面条件限制,没有足够的通道长度设置扶梯外,其它Ⅰ、Ⅱ、Ⅲ号3个出入口均设有上行扶梯,以方便乘客和过街人流的使用。为更好体现“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水平,本站在Ⅱ号出入口设置了轮椅牵引机,为下肢残障人士提供方便,同时地铁车站设置了盲导带、出入口坡道等无障碍设施与市政人行道和站内垂直升降机接驳,保证了残障人士能够方便快捷的搭乘地铁。
出入口均设置上下行自动扶梯,固然能够更加提高服务水平,但我们的国家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地铁出入口多设一台自动扶梯,需要增加土建、设备等工程费用每个出入口约增加250万元(不含征地拆迁费用),运营费用每台扶梯每年约12万元(包括电费和日常维护费用)。设置上行扶梯既能满足对乘客服务水平的要求,也符合目前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的大方针。而且即便在比我们国家发达的日本、美国和欧洲,也不是每个地铁口都设置扶梯的,更不用说全部设置上下行自动扶梯。
对于地铁出入口设置自动扶梯装置的标准,我们国家也有明文规定:《地铁设计规范》第(8.7.4条)规定:车站出入口提升高度超过6m时,应设上行自动扶梯;当超过12m时应考虑上、下行均设自动扶梯。同济路出入口提升高度分别为:Ⅰ号出入口:8.850m、Ⅱ号出入口:9.150m、Ⅲ号出入口:8.700m;提升高度都在12m范围内,目前设计满足规范要求,不需要同时设置上、下行扶梯。
广佛线设计过程中,设计院还结合各站客流、周边规划和换乘情况考虑了在部分重要站点提高服务标准,目前魁奇路站、桂城站、金融高新区站等车站均设置了上下行扶梯,实现了以增加较少的投资服务更多乘客的原则(特别说明:祖庙站由于目前开通的为改造口或临时口,出入口只设置了一台上行扶梯,但永久口将设置上下行扶梯)。
在建设局的回复里,我们得以了解到《地铁设计规范》的相应条文,当然,既然有规范,设计单位就照规范做是没有错.但是,作为地铁的使用者,常为步行下梯级感觉不便.诚然,欧美国家的地铁都不全有上下自动电梯,我们就可以有上行电梯,下行靠步走,来凑合使用.
香港中环有段步行自动扶梯,上下方向都有自动电梯,我深感香港政府的人性化做到实处,广州的白云新机场,也有相当数量的自动扶梯,还有感应开关,没有人行走时,扶梯停止运行,有人走近才开动.这样就可以做到节能与方便两不误.成本是提高了,但是,作为没有遗憾的工程.
如果我们的广佛地铁出入口多设一台自动扶梯,需要增加土建、设备等工程费用每个出入口约增加250万元(不含征地拆迁费用),运营费用每台扶梯每年约12万元(包括电费和日常维护费用)。有运营费用,而相对人流量,将来密集人群的使用,其票务收入及带旺地铁站内的商业网点的收入相比,电梯的费用支出是可以收回成本的,这样永久性的工程不做得方方面面都考虑到,真的是项遗憾的工程.
老年人和行走不便人士,对那下行的步级也是视为艰难之路,健康者是感受不到的.
受客观条件限制,地铁硬件设施的设置有时确实难以做到十全十美,而且就算是完善的硬件设施,也无法避免故障的发生,往往需要维修和维护。这些时候,应该是用优质的运营服务,以软件来弥补硬件的不足。下面以广州地铁为例做些说明:
在2008年3月19日羊城地铁报的《地铁,助推广州更文明更关爱》报道中第三点就提到:关注弱势群体彰显社会责任
每年的5月20日是全国助残日,运营总部都会派出一支志愿者服务队,邀请盲人、残疾人乘客座谈,了解他们出行的需要,请他们到车站亲身体验站内的盲导带、残疾人电梯、求助按钮等助残设施设备;根据乘客建议,在车站出入口上台阶处增加盲文导向牌,加装求助按钮;完善导盲带、残疾人电梯等。岗顶站毗邻残联盲协,员工自发成立一个志愿者服务队,专门为盲人乘客提供引导、搀扶、联络和协助。
从2004年开始,每周一、三、五上午,乘客陈姨由于身体原因都要坐在轮椅上由老伴推着从杨箕站乘坐地铁到烈士陵园站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治疗完后再按原路返回。杨箕站和烈士陵园站员工每次都准时在出入口等候他们。
2006年5月,陈姨全家从杨箕的金羊花园搬迁到了农林下路居住,东山口站员工接过了杨箕站的接力棒继续为他们提供特殊服务。由于东山口站没有残疾人电梯,员工只能小心地搀扶着陈姨走电动扶梯下站厅,再通过车站液压升降梯到站台送上车,同时通知烈士陵园站做好接车准备,并负责将她们送到医院。下午再为他们返回做好准备,这样的服务风雨无阻,直到陈姨架鹤西去。
东山口中心站把车站电话及站长手机号码印制在一张“爱心卡”上,专门派给有特殊需要的弱势群体。只要特殊乘客一个电话,员工就会马上到出入口帮助他们顺利乘坐地铁。广州市残联副主席、盲协主席陈阳由衷感叹:“广州地铁对残疾人的关爱,改变了盲人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可能改变残疾人的一生!”
另外在广州地铁网站上了解到,从2008年1月1日起,广州的团体票乘客,盲人、残疾人或行动不便的特殊乘客如需搭地铁,可直接打运营服务热线预约服务。乘客到达地铁站后将享受由地铁工作人员提供专人护送的接力式服务,为其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将来广佛地铁的运营单位应该借鉴国内外地铁运营优质服务的经验,确保为乘客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2010-02-10 14: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