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进入H5游戏的2017年:门槛疯狂提升、代理金破百、研发成本过300万

文 / 罗伊
导语:
h5游戏市场上半年略显萧条。
在经历了2016年利好消息的不断刺激下,2017年游戏公司全部涌入h5游戏(html5以下均简称h5)领域,然而整个行业所“期待”的大爆发却依旧尚未到来。
微信手q都开了h5游戏入口 但利好消息带来的却是竞争压力暴增
虽然此前“h5元年论”经常会被媒体调侃,但不可否认的是h5在移动互联网的场景使用及发展。特别是在营销方面,h5应用传播所带来的成绩更是有目共睹。但h5游戏的市场发展却并不顺利,相比于多个“元年论”时期的浮躁,2016年的h5游戏产品确实已经可以赚到钱,并且还出现了几款真实月流水过千万的产品。同时,腾讯微信、facebook开放h5游戏入口的消息更是进一步刺激了整个行业。目前,在海外市场facebook的h5游戏平台已经正式上线,而国内的微信游戏中心也已接入三款h5游戏,另有一些产品正在跑测试,等待腾讯独代合作接入微信。
(微信游戏中心,已接入三款h5游戏)
从去年被媒体曝出腾讯微信要开放h5入口的消息后,国内游戏行业瞬间拉升了对h5游戏市场的期待。腾讯行业风向标的效应让原本还在观望的大多数公司决定进入h5游戏市场,希望能从中分得“红利”。此前有消息流传称,facebook的h5游戏平台原计划要晚三四个月推出,但由于微信开放h5入口的消息被媒体曝光才不得不提前。而微信入口的开放也并非那么迅速,腾讯态度谨慎第一波上线选用了自研产品,第三方产品能上的不多且多在测试。不过相比微信来说,虽然现在手q 方面h5游戏入口路径隐藏较深,但已经开始接入联运合作测试且分成方式为五五。在合作上,手q对类型有排它要求,同样玩法只有一个,除非特别好的产品。实际上,腾讯入口的开放虽然带来了资源,但也同样抬升了产品品质门槛与行业竞争压力,而且腾讯为h5游戏的导量尚未全面放开。
(手q的h5游戏入口)
老页游公司的进入带来了套路玩法 高门槛已经形成
大的渠道、模式变革还在酝酿中。虽然不知道具体时间,但早晚会到来,然而对一些团队来说,这并不一定是好事。
纵观2017年的h5游戏行业,其实整个上半年的市场略显萧条。随着大平台对游戏类型的拓展需求,h5游戏类型也在不断探索中。但在新品方面,好产品少,只有《猪来了》和《萌犬便便便》表现较为突出,且正遭遇被大量仿制。虽然游戏公司全部进入,但依旧属于试水,游戏深度和类型突破不大。
在盈利能力上,h5游戏依然是挂机一枝独秀,但老产品收入减少。从主流挂机的游戏类型和较低的产品精度看,h5游戏依然是一个发育不良的小圈子。而曾经的鼓手layabox和白鹭都忙着研发和发行产品去了,市场声音稀少。不过老页游公司的进入带来了套路玩法,市场利润被进一步瓜分。arpg类玩法被一些公司看好,并提出了h5微端游戏的概念,另外还有一些盗版传奇ip的私服h5游戏在闷声发财。
今年腾讯互娱年度产品发布会上公布了重量级的“极光计划”,而在首批6款合作产品中layabox的io类休闲竞技游戏《疯狂雪球h5》获得入选。对于目前的市场现状,layabox ceo 谢成鸿表示h5的技术在快速进步,layabox 和研发商合作的一些h5 3d产品陆续开始测试,表现惊艳。但同时他也透露,在h5游戏研发成本方面,国内有一些产品已经突破300万。行业内另一家知名h5游戏公司蝴蝶互动在2017年也是动作频频,无论是与大厂ip合作还是新品上线的高关注。在面对当前的发展形势上,蝴蝶互动创始人凌海认为未来的竞争一定会更加激烈,强强联合才是出路,而且要精品为王,无论是发行和研发都要走精品路线。
下面我们来说点更残酷、真实的h5市场现状
虽然已经告别媒体工作几个月,但写稿与分享的兴趣依旧让笔者喜欢探究观察行业。对于h5游戏领域关注的这三年时间,相关稿件也有十来篇。一篇深度产业稿的出现,往往是后背需要接触采访很多人,此前笔者的一位前同事号称每次写选题都要聊15位从业者才会开始写。当然这些都只是题外话。笔者想表态的是感谢众多与罗斯基交流分享h5行业与产品的从业者。
总体来看,h5游戏还是在不断发展,甚至已经可以实现在pc端打开能达到页游品质的产品,然而市场却远没有想象中的大和好。
和手游一样,h5盈利能力没有增强,主要是渠道拓展有限,被大量集中在前排渠道,如腾讯、爱微游等几家,即使其它有些量却也难做出收入。目前的h5产业还只是小打小闹,后面更多还是要看腾讯的力度,据了解7月微信游戏中心还会有新的产品上线,值得重点留意。而且h5游戏本身有一定的取巧性,如h5文字游戏《绝世神功》强在了pvp,且月流水做到500万。
其实h5游戏不是很好的创业机会。门槛低,狼来很容易。而且h5游戏的创新也没有什么机会。受分发渠道的限制,起量的话,腾讯会封杀,且中小渠道也会快速借鉴山寨。要知道渠道不仅发游戏,他们也做游戏。
然而在利好消息及市场滞后性作用下,大量游戏公司进入带来的是产品成本上升很快。现在页游级h5游戏研发成本200万起步,光美术就要大几十万。另一方面,受限于产品周期、流水等方面影响,超过100万投入做h5游戏,会面临的大压力与风险。曾因h5游戏《小小战争》一炮而红的圣堂游戏ceo李瑞峰建议新进入的团队,h5游戏立项前需要想清楚渠道凭什么给量,除非自己有渠道能搞来流量,否则还是只能走渠道联运一条路。没有传统页游积淀,又不是传奇类ip或是slg类产品的话不建议创业尝试,除非能上微信或是得到空间力推。而且h5游戏最大的特点一定要简单、适合挂机和点击。所有原生玩法直接移植基本都会失败。
同时,行业门槛提升的另一表现就是代理费,h5游戏市场是存在版权金的。有发行公司透露,他们去年中旬收产品最低的一款只花了4万的版权金。而今年初则涨到了30万左右,现在的话基本上头部产品要100万、中层产品50万、最差的也要30多万。当然这里说的版权金有一定的是ip产品定制合作。
游戏的成本越来越高是趋势。但h5成本突然提升太快也是问题,本来还是能赚钱,结果进入太多太快,整个市场发展速度却低于预期。而且,做h5游戏和页游有区别,如果只是把页游的玩法套路拿到手机端,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消耗。而且一个行业要想真正成为一个行业,有所发展,还是应该有一些不同的东西存在。
今年互联网行业整体都不好做。经过沉淀的手游行业已经在产品、玩法上出现有复苏迹象,然而h5游戏则还要等待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