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晋城:阳城美食-杂格


阳城,山川秀美、民风淳朴,历史上,既是商贾云集之地,又令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由于文化底蕴深厚,人才倍出,阳城饮食文化自成一体,别具一格。
这里是阳城县城老城区,清晨六点,早起的生意人已经忙乎起来。店门一开,蒸汽袅袅飘散开来,整条小街已经浓香弥漫,令人食指大动、垂涎三尺。
这是一种名为杂格的美食。本地人爱吃杂格,就像重庆人爱吃火锅、西安人爱吃羊肉泡馍一样,从古至今未曾改变。从这些光顾小店的食客的姿态上,您可以感受当 地人对这种美食的钟爱之情。大人、小孩,无论坐着的、站着的,或者蹲着的,只要端起一碗羊杂格,都能吃得津津有味、啧啧生香。
杂格主要原料是肉丝,配以粉条和萝卜。由于原料选择的多样化,又出现了牛肉杂格、羊肉杂格。不过,要说正宗,还数羊肉杂格。在不大的县城里,杂格已经形成东片、南片、西片、北片,各家在味道上虽有所差异,但各有所长,每家都拥有自己固定的铁杆食客。
杂格铺的设施比较简单,做法也基本一致,两口大锅,几张桌子,但是制作的原料和步骤却不那么简单。
陈师傅制做杂格已经有12个年头,杂格中的一样主料——粉条,陈师傅坚持亲自动手制作,只有这样才吃起来感觉柔嫩爽滑、筋道十足,制作粉条是个技术活,陈师傅每天要做30斤红薯粉,红薯粉用水和成面状,放在这种特制的工具内,然后舀一瓢,顺势在盛满沸水的锅上,用手臂有节奏地磕打瓢边,红薯粉从瓢底部的小孔漏下,落进滚烫的 锅里。片刻功夫就变成了透明色,这时候需要马上捞出来。和陈师傅搭手的是小范,小范将成型的粉条捞出来后用凉水迅速过凉,干活时他们不用言语表达,配合默契。
萝卜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小人参”的 称号,是杂格中的另一种主要食材,小范把洗干净的萝卜用这种特制的工具削成薄片。萝卜片需要经过煮熟、过凉、炒制,再放入骨头汤中炖烂。顾客来吃饭时,捞 一筷子粉条,舀上一勺萝卜片,再浇上蒜水、醋等调料,放一些牛肉或羊肉,撒上香菜,喜欢吃辣,就放一些辣椒,辣椒是用羊油炸过后放凉锭好的。
一碗热乎的的 杂格香味扑鼻,吃上一口,心旷神怡,这是一种享受,那浓浓的香味,象北京的大碗茶、象南方人的大米饭,舍不得、离不开。
我居然看见就想来一碗,顺便泡个煎饼。老板多放萝卜少放点老(辣椒)........
萝卜杂格已成为阳城的一种饮食文化,每天早上必吃。
润城的猪胀杂格才叫好了
老地方杂格满满的回忆
次营的也不错从小吃到大
晋城老师范门口的那家就挺好的
现在都假了,味道也不怎么好。
真正用好牛、羊肉的不多,乱七八遭的肉。
杂格是阳城人的味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