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就业形势向“造血型”转变


日前,我市人社局发布信息,企业招收有关就业困难人员,可获相应的税收优惠、社保补贴。消息传来,令人鼓舞。相关部门利用政府手段刺激企业多招收有关就业困难人员,既能促进充分就业,又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受益企业和就业困难人员获得了双赢。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维持生计、改善生活的最重要途径,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就业一个人,稳定一个家。就业问题解决得好,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面对就业形势的严峻现实,就业不易,对于那些就业困难人员来说则更难,他们或由于身体上的缺陷、劳动技能的缺乏、受教育程度不高,在找工作“大军”中处于劣势地位,而没有就业也就没有收入,他们只会继续贫困。解决好这些人群的就业问题,相关部门的责任很大,担子很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造血型”就业政策远比“输血型”更为有效。要维持就业困难人员的生计,单靠直接的政策性资金补助不是长远之计,只有解决这些人员的就业问题,突破所谓的“就业歧视”,才能维持他们的长远生存发展,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我市利用优惠政策刺激企业招收就业困难人员,则能够为这类人群创造更好更公平的就业环境,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实惠。

支持一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