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上午,车祸后刚能下地的吕母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拿着锦旗,来到桐乡市公安局崇福派出所找姚根强。“多亏了姚警官,我儿子被骗走的钱拿回来了,5万元钱,我们一家人省吃俭用一年也攒不下这么多!”
事情还得从去年7月说起。
去年7月12日下午,崇福派出所副所长姚根强接到值班室电话,说一对母子来了几趟点名要找他。原来母子俩前几天曾到派出所报警,称儿子吕某让人骗了钱,但民警听完事情经过后认为,这事属于经济纠纷,不能立案。可吕母觉得有猫腻,几次找到派出所并要让刑侦所长来“断断案”。
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母子如此执着?吕某告诉姚根强,一个多星期前,项某找到他,称一朋友张某做生意要借5万元钱,想让他做担保人,并承诺一星期后就还钱。项某是吕某的同学,两人常以“兄弟”相称。见哥们儿有事相求,他自然不会推辞。当天下午,项某约了吕某、张某以及债主屠某在茶室签借款协议。吕某签字后,项某还给了他几百块“烟钱”。
不过没想到的是,一周后屠某找上了门。“借钱期限到了,张某不还,我只好找你要。”这番话让吕某傻了眼,当初答应担保只是想做个顺水人情,如今让他还钱,上哪儿找这么多钱去?“不还钱,以后别在桐乡出现!”屠某放下狠话。
吕某无奈只好找项某商量对策。“钱虽不是你借的,但你是担保人,签字有法律效应,上法院也赖不了账。”项某不仅表示无能为力,而且帮出点子,“你把车当了先还钱,屠某混社会的,咱惹不起!”在项某指点下,吕某用抵押车子的5万元还债。父母发现车不见了,逼问吕某,他只好和盘托出。之后吕母便拉着儿子报案。
吕母告诉姚根强,几个月前儿子听信项某唆使,将车抵押后偿还吕某跟项某的赌债。因为有过“前科”,所以对再一次“当车还债”,吕母觉得“有诈”。
听完叙述,姚根强答应先跟进调查,并承诺一旦查实是诈骗一定会依法处理。
通过对当事人的调查,姚根强发现“借钱风波”背后确实存在疑点。首先,项某称张某是生意人,可调查发现他是一社会闲散人员,曾因盗窃、诈骗被判刑。其次,项某跟张某、屠某相互熟识,但民警向他们了解情况时,两人称不知张某底细。姚根强开始怀疑“借钱”是一个圈套,而张某只是一个“木偶”,目的是为了引吕某“入局”。而能否找到证据进而立案,张某成了关键。
经过调查,去年8月底,警方在嘉善找到了张某。见事情败露,张某交代是项某找他充当借款人,其实他只拿到几千元好处费。张某的供述使整个案情明朗。随后,项某和屠某落网,并供出实情。项某说,一开始让吕某作担保,就是给他下个套。因为知道经济纠纷不归警方管,算准了吕某只能吃哑巴亏,不想却算漏了一步。“没想到民警查案会这么较劲!”
今年2月底,项某等3人因诈骗罪被判刑,骗的钱也悉数归还。(南湖晚报)
给十个字评分:积分 +2理由: 给咬强点赞
让朋友担保借款,然后吃掉朋友
:vi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