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新出规定初中生家庭作业每天不能超过两个小时?


看到这么个微信,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要是学校真按这个时间布置作业的话,那中考还怎么考? 初中语数外+科学+社会5门主课,学习效率会这么高,半小时能做完一张卷子?
而且这还没算上背语文英语课文单词的时间呢, 我们以前中考750的时候,基本都要要考到个700分左右,按这个要真按教育厅的这个规定来的话,你觉得这批孩子能考几分?
聪明点的孩子可能多做了是没用,但大部分都是只有苦读书还能出效果的。
即使给他们过了中考这关,要知道初中和高中内容强度上有天差地别,到时候怎么适应得了高中?

中央还规定干部不能贪污受贿来

呵呵,我的孩子在柯桥某街道读初中,自小学到现在,除了教材配套的免费作业本外,每学期都事先给我们这些愚昧无知目不识丁的家长为孩子购买一套定价超高的作业本,到了期末就让孩子回家要钱。一以贯之,从未改变!

上课讲的内容考试还不一定考呢,

规定归规定,但是操作起来真得有待检验,话说初中光考试卷,真的效率必须要很高才能2小时完成,连续不停做各科作业,估计脑子也糊了,还能效率吗?而且如果光课堂知识,不课后攻固、练习,真能考出好成绩?有点怀疑

减负,素质教育,叫了多少年了,我看是越改越差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治标不治本,有个毛用?

对有的人来说两小时的确够了,另外的人不够那是另一会事了。

上面早就这么说了,但关键是教育局、学校、家长如何

楼主,你说的那个只不过是写在纸上的,要读书的学生知道自己缺在哪,自己就会去补那方面的东西,时间长短是自己控制的,难道教育厅还能每天晚上一个个学生跟回家监督的啊
真正应该点赞的是以下这条新闻的前半段:
浙江在线·教育新闻网01月10日讯 省教育厅近日下发相关文件,明确中小学校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同时指出,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总时间最多不超过1小时,初中学生每天作业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以内等等。
不得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教师对作业要全批全改
省教育厅发出的《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
学校要倡导教师自主编制作业,合理改编现成作业,杜绝不加选择地成册布置作业;
加强作业管理,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
在作业批改方面,《文件》规定:
教师对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并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反馈改进教学过程,提倡面批与集体讲评相结合;
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单独交流。引导学生根据作业批改结果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
在作业总量方面,《文件》规定:
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小学其他年级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总时间最多不超过1小时,初中学生每天作业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之内。
另外,每门学科只允许配备一本与教学进度相配套的课后作业本。
学校须按年级做好课后作业量的学科平衡工作,要定期检查和统计各年级作业的总量及批改情况,分析作业的质量,每学期开展一次有关作业情况的问卷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
相关教育人士表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面作业总量和时间的规定,省教育厅并非首次发文,但执行并不容易。一方面,一些家长对作业总量用时减少持谨慎态度,认为“读书怎么能没有(有很少)作业”;另一方面,在考试考核方式一时难以突破的前提下,学校作业量减少,家长也会为孩子购买练习册加“量”。
孩子:爸爸最大作用是批改作业
教育人士:作业正确与否应交给老师
市民黄女士的孩子去年下半年刚上小学1年级。开学没多久,黄女士在班级群里被老师“点名”。“老师说,最近有3名家长没给孩子的作业签字,希望今后重视。”黄女士说,从那之后,她再也不敢忘记检查孩子作业了。
“孩子的口算精练本上印有用时和对错题数的填写项,孩子回来说,老师让家长准备红笔,改完后填写。”黄女士说,既然让签字,那家长一般不会不检查,发现了还要纠正。
温州建设小学一校区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家长吴先生说:“我的孩子常对别人说,我爸爸最大的作用就是批改家庭作业,为我的作业签字。”他每天下班回家都有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检查作业指出错误,并编写同样原理的新题让孩子温习。
林女士的孩子已经上初中,不用再检查作业。她说:“孩子被老师指出错误能记得更牢。”在孩子读小学时,她每次只检查孩子是否完成作业,从不指出错误。她说如果每个孩子的作业都没有错误,老师就不能掌握学生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会影响教学。
对此,温州市广场路小学(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请家长签字的目的在于让家长督促孩子养成学习习惯,也避免一些孩子过于拖拉地完成作业,还有一些作业需要亲子互动完成的,这是希望家长在工作之余有机会陪伴孩子。签字不代表“请家长批改”,作业的正确与否和教学的任务还是应该交给老师。
省教育厅列出手抄报等11种
易加重学生和家长负担的情况
此次《意见》还下发了11条容易加重学生和家长负担的作业例举,它们是省教育厅在部分学校召开座谈会,听取一线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后总结得出的。具体如下:
1、小学低年级语文听读作业。有的教师布置课文或经典诗文诵读作业,篇目、字数过多,有的还要求家长陪听并签字。
2、小学低年级语文听记作业。有的学校布置作业让孩子讲故事给家长听,并要求家长把故事记下来,孩子讲十分钟,家长可能要记三四千字。
3、数学拓展作业。不少拓展作业是奥数题,对多数孩子来说难度太大,有的题甚至文化程度很高的家长一时也难以解答。
4、制作各类小报。有的学校布置“电脑小报”和“手抄报”作业,美编、文字要求超越学生能力,没有家长帮很难完成。
5、搜集资料作业。有的老师让孩子回家通过网络搜集资料,还要求打印后带到学校,家里没有网络的孩子难完成,有网络的家庭也为打印资料费尽周折。
6、要求准备物品的综合性作业。有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作业,学校无法提供物品和材料,要求家长找器材、找道具,家长觉得为难。
7、要求学生游遍指定的博物馆。好多博物馆和名人故居离家里比较远,家长不放心孩子独立完成,只得陪着。
8、让孩子参与投票点赞。现在很多评比、评奖都通过微信投票完成,孩子没手机、没微信,家长只好代劳。
9、网上“争章”活动。有学校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布置少先队员参加“争章”活动,没有考虑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要求高、任务紧,有的需要全家总动员才能完成。
10、假日小队活动。本意是为锻炼孩子能力,但家长不放心让一群幼小的孩子活动,有时家长成了活动主力军。
11、读书征文活动。每年开展各类面向中小学生的读书征文评比活动,种类多、次数多,老师和学生忙于应付,有的征文其实家长才是第一作者。
孩子手工课需带20多个塑料瓶
家长聚会要求朋友不喝酒改喝饮料
温都记者昨就上述11条例举,请市区小学、初中的学生家长共10人谈看法。除1名一年级学生家长外,其余9人都认为11种情况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有七八种。其中,7位家长表示“小学低年级语文听读作业、制作各类手抄报、上网搜集资料、准备物品的综合性作业、让孩子参与投票点赞、读书征文活动”等6种情况都遇到过。
温州瓦市小学一校区学生的家长何女士说,一次老师要求孩子制作手抄报,同时需要上网找资料打印后带到学校。他们一家人晚上10时多才找齐材料,当时家里的打印机又坏了,孩子父亲开着车去外面四处找打印店。
市民钱先生说,有次一帮朋友聚会,一个朋友接到孩子电话,让他帮忙为手工课准备材料。挂了电话,他的这位朋友就希望大家都不要喝酒了,都来喝瓶装饮料。原来,孩子需要带20多个塑料瓶做手工,当时时间已晚,如果不让朋友帮忙喝饮料然后他把空瓶带回家,就可能要把买来的饮料都倒掉。
当改作业,做作业(手工劳动)这种事情都直接或间接的转到了家长的头上,如果不是现在的老师太懒太没有责任心太没有水平,就肯定是教学制度出问题了。当然,有的家长负责任,每天检查小孩的作业,这没有问题,但如果变成是明确或潜规则的布置给家长的作业,那就是太令人无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