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很多国家为如何处理垃圾犯愁之时,瑞典却宣布因国内“缺少垃圾”不得不从其他国家进口,这着实令人惊讶。
据法国《世界报》22日报道,瑞典国家环保司顾问奥斯伦女士近日向媒体证实,由于国内垃圾紧缺,瑞典必须从欧洲邻国进口。进口的这批垃圾将用于焚烧站,在漫长的寒冬季节为瑞典人供暖。
有意思的是,瑞典缺垃圾其实是因为该国垃圾循环再利用太发达所致。欧盟数据统计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欧洲国家非再生生活垃圾比例平均高达38%,而瑞典则只有1%。瑞典人制造的生活垃圾中,36%得到循环利用,14%再生成化肥,另外49%则被焚烧发电。
被称为“能源增值中心”的瑞典垃圾焚烧站效率非常高。瑞典废弃物管理局的资料显示,通过垃圾焚烧,它们为瑞典人提供约20%的城市供暖,同时满足25万家庭用电之所需。
然而目前的问题是,瑞典人的垃圾制造能力和能源增值中心的生产力相比,明显供不应求。瑞典人年均生产的生活垃圾总量只有两百万吨,为了让焚烧站正常运转,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已经开始向欧洲邻国“要垃圾”。目前挪威是向瑞典“支援垃圾”的主要国家,挪威的垃圾焚烧发电成本太高,输出到瑞典发电则既环保还可赚钱。
据估计,为满足供暖需求,瑞典须从别国进口的垃圾总量为每年80万吨。对此,奥斯伦女士指出:“在当今能源价格不断飙升的背景下,垃圾正在成为一种国际热门商品。如何为垃圾增值是人类必须面对的课题。瑞典在为垃圾增值的同时更要为减少制造垃圾、加强垃圾循环做出努力。”
报道称,对垃圾焚烧进行再利用会不可避免地造成空气污染,因此瑞典也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污染气体排放标准。跟上世纪80年代相比,瑞典垃圾焚烧站排放的污染气体已经减少了90%,拿酸雨的元凶硫化气体一项为例,已经从1985年的3400吨下降到2007年的196吨。
市领导决策的西溪坪垃圾填埋场投了那么多的钱。谁负责呀?本来早就应该上垃圾发电项目的,一些领导就因为利益关心,又说垃圾少了,垃圾发电不可以。总是在忽悠。其实张家界早就可以上垃圾发电项目,垃圾少可以把发电项目分一期、二期都是可以的。现在看来领导决策真应该透明呀,要不纳税钱又飘了。
当听说有国家正儿八经地进口垃圾时,不少人都会发出“疯了吧”的疑问。但这的确是事实——德国、奥地利、荷兰、瑞典、丹麦等中北欧国家,如今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垃圾用来发电。拿瑞典来说,其遍布全国的垃圾发电厂,每年要烧掉550万吨垃圾。由于本国垃圾不能满足需要,瑞典每年要进口80多万吨垃圾,而且预计2016年这一数字将要翻一倍。
为何这些国家热衷于垃圾发电,民众却没有怨言?
其一,技术的提高,垃圾能够实现无害化处理。瑞典等中北欧国家,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尝试焚烧垃圾,但技术问题一直是个瓶颈。焚烧垃圾不仅味道不好闻,而且废气也会污染环境。上世纪90年代,垃圾焚烧技术得到解决。焚烧炉利用850至950摄氏度的高温使垃圾实现完全燃烧,z普通燃烧垃圾产生的剧毒致癌物质二噁英排放接近零。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使用电气集尘器吸附,废气还要经过洗涤装置、过滤式集尘装置等处理程序,符合安全标准后才从烟囱排放。用瑞典官员的话说,垃圾发电厂的废气,要比厨房和野外烧烤带来的环境问题要小。
其二,运作透明,政府监管严格。德国《排放保护条例》第17条,就废气中二-英、呋喃和汞等成分做出严格限定。实际操作中,焚烧设施的排放,往往比上限值低出不少,他们还要在网上向有关政府部门汇报,接受监测监督。在丹麦,政府连垃圾发电厂运送垃圾的卡车与社会车辆的道路分区和运送时间,都有详细规定。
其三,服务于社区。欧洲这些国家的垃圾发电厂,一般由政府运营,既发电产生效益,其管道还与市政供热系统通联,让社区居民享受价格低廉的暖气。德国的垃圾发电,占到全国发电量的近1%;瑞典的垃圾发电,可供应25万家庭,而供热范围更大,可满足81万户家庭需要;丹麦全国大约有30个垃圾发电厂,让近百个城镇受益,他们还计划新建十多个垃圾发电厂。
从民众角度看,没有废气、没有垃圾卡车出没,还有廉价的供热,难怪许多垃圾发电厂与富人区往往比邻而居。丹麦哥本哈根北部有名的HORSHOLM富人区,与垃圾发电厂仅一墙之隔。供热价低,这对于冬季漫长的北欧人而言,吸引力不小,不仅没有安全之忧,反而有利于提升房价。
从国家层面看,进口垃圾等于是两头得益。出口国家要为之付费,发电、供热又能收费,一箭双雕。欧盟早在2008年就对垃圾填埋做出了苛刻的规定,鼓励垃圾焚烧。焚烧后的材料,很多可以做建筑材料,真正需要填埋的垃圾只有原来体积的4%左右;而少量重金属废料,一般选择深埋到废弃的深矿井中。
相对应的是,南欧、东欧国家在垃圾处理方面,远远落后于中北欧,大都以填埋了事,政府为此头疼不已。对于这些国家而言,向中北欧出口垃圾所付出的费用,远比自己处理要便宜。爱沙尼亚等东欧国家,如今也开始建造垃圾发电厂。
换个角度看,中北欧热衷于垃圾发电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严格、细致的垃圾分类制度。比如,德国人把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废旧纸张、生物垃圾、食品包装四类,连玻璃都分为绿色、棕色和透明无色。2011年德国所有社区垃圾中,45%回收利用,37%焚烧,余下的基本上转化为堆肥。
呵呵,咱这小城市的垃圾,远远达不到建成垃圾发电厂的最低运行原料规模哦
百万人口之后再说吧
私人弄就是资本回收太慢,发电后并入华南电网,估计国电也不同意,靠张家界这点用电量,要亏死。所以没戏!
张家界每天要是有200吨垃圾的话 就可以搞垃圾发电了 楼主想法是好的 就是对这个事情你不懂 连最低运行原料的规模都达不到 其他的都是扯谈........
垃圾发电厂不适合私营,因为一旦违规操作,是严重污染企业。为了老百姓的安全,只适合国家控制运行
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把运作交给市场,政府加强监管,怎么不可以?让政府弄,政府有钱吗?政府弄了,谁管理?还是市场,总不能环保局长兼电厂总经理吧!还是政府补贴一部分,并入华南电网,国电补贴一部分,市民缴纳垃圾处理费一部分。搞定!如果这么运作,民间资本一定会进入的。
内容来自[短消息]
想法好 但不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