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 对于现在的市场行情来看,网上配资有着极具优势的发展前景和极其优越的生态环境。
财政货币齐发力 一揽子措施提振经济
多位监管人士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加强货币政策总量、逆周期调节。在财政方面,新一批提前下达的专项债主要用于七大领域,并增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新基建等投向,明确今年政府专项债不用于土储和与房地产相关的项目。此外,当前中小银行总体运行稳健,主要经营指标和监管指标都处在合理区间。
反弹浪潮来袭 全球市场谁执牛耳
4月6日,当a股投资者还在度过清明假期时,全球金融市场已开始蠢蠢欲动,欲掀起一波反弹浪潮。分析人士称,全球市场反弹与部分国家疫情缓解、各国相继出台经济刺激计划等因素有关,但海外疫情仍存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全球市场活跃的表现将对7日开市的a股产生何种影响?后市a股能否引领全球市场升势?
一季度净增持600亿 外资偏爱中国债市
虽然3月遭遇金融市场巨震,但一季度境外机构加仓中国债券态势未被逆转。央行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银行间债券市场新增境外法人机构26家,境外机构净增持量近600亿元。外资继续增持,也得益于“国债入摩”为中国债市带来了增量资金。
“过热”可转债 呈现三大特性
近期,部分可转债遭“热炒”,呈现巨大波动风险,相关交易风险需高度警惕。以深市为例,据统计,目前上市的可转债有128只,近两周(3月23日至4月3日)成交额最大的10只日均成交额为30637亿元,占期间深市可转债总成交额的5621%,炒作集中度较高。
上海证券报
刚需消费与“新基建”增长成色足 一季报涌现一批高增长
受疫情影响,一季报业绩普遍很差?不!上市一季报预告已经用实际结果给出了答案。
监管从严可转债炒作收敛 机构称警惕估值变动
3月可转债市场大幅异动,使其成为证券市场中最活跃的板块。不过,随着交易所不断完善监管、提示风险,可转债炒作正在逐步降温,个券价格、成交额均较此前有所收敛。
24家拟io 转道申报精选层
随着4月3日昆工科技、亿玛在线以及凯添燃气三家拟io宣布备战精选层,目前已经有24家新三板由a股上市辅导转道至精选层。部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三板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以及监管层对这次改革的推进力度是最终选择转道的原因。
失业率急增 美宏观经济数据全面萎靡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对美国宏观经济造成全面冲击,美经济数据趋于不佳。业内认为,美国经济复苏将取决于疫情形势发展,宏观经济改善则有赖于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的落地。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美股波动性依然较高。
证券时报
呼吸机扩产中扛大梁 中国制造优势凸显
在中国企业源源不断往海外输送的抗疫物资中,医用呼吸机的需求最为迫切,缺口最大。
st锐电遭公开谴责 距离退市仅一步之遥
继北京证监局拟对st锐电(601558)责令暂停收购之后,4月6日,上交所决定对st锐电及董事长兼总裁马忠予以公开谴责。
对a股较为乐观 看好新老基建+科技
告别动荡的一季度,市场对二季度充满期待。从景顺长城、平安、国海富兰克林、万家、恒生前海等基金发布的二季度策略报告可以看到,基金对二季度a股市场持较为乐观的预期,认为市场将逐步好转,更看好科技+新、老基建领域。
债券、另类投资收益率跳水 险资逆势配置难度加大
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连锁反应影响下,市场低利率趋势加剧。当前无风险债券利率曲线已处于历史低位。作为对利率非常敏感的行业之一,如果说险资投资去年尚感觉风雨欲来,今年可谓面对实实在在的压力。
证券日报
全国多地限购松绑“加油”汽车消费 政策着力点将“由堵到疏”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4月2日在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要促进新车销售,推动有关地方放宽或取消限购措施,不断完善用车环境,持续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呼吸机订单爆棚 头部企业称5月中旬前已满负荷
呼吸机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性发酵,呼吸机接棒口罩,成为全球的“硬通货”。
外贸企业迎“至暗”挑战时刻 线上直播、转产防疫用品成“自救”妙招
随着国内疫情的持续向好,机器重新轰鸣,流水线重新运转,复工复产如火如荼。但同时,海外疫情不断扩散,导致外贸企业遭遇退单潮,上千万元的货都积压在仓库,外贸企业的“复工”战场遇到了新难题。
餐饮企业陆续“开灶”:线上销售领衔 堂食回升缓慢
主持人杨萌:随着疫情逐步稳定,企业复工复产逐步恢复,有数据显示,已经有众多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复业,但有一部分仍然有困难,今日本报聚焦中小企业复工堵点,以飨读者。
人民日报
企业动起来 经济转起来(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近日,中办国办复工复产调研天津组走进企业、机关、施工现场等,深入调研复工复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