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看东城区


东城区在炒房者眼中就是高大上,就是成功者的归宿。正好今天带一外地朋友回孝感,问我孝感县城中心在哪?我介绍东城区是市政府所在地,应该是中心,他说这是农村啊,那有城市氛围。车到城站路,他才说这里才有点城市味道。

搞笑孝感是县城,你盆友是哪里人啊!

孝感不是县城是啥?90年代末武汉都被领导说成是县城,现在的孝感能比得过90年代末的武汉?
看了一份别有用心的分类,就真以为孝感成三线了,那就真是沐猴而冠了。

楼主朋友上次来孝感是92年以前,那时是孝感县城!所以思想停留在92年那时候可以理解!

孝感消费堪比国际化大都市收入不及县城

城东现在是一天一个样,眼光不能只停留在跟前,得向前看。孝感的发展目标是在槐荫公园东岸再造一个孝感,城市中央广场为什么那么牛逼,敢叫城市中央广场,原因就在这里。

离开了土地财政,不知孝感赶不赶得上一个好乡镇?

好搞笑,地球人都知道武汉就是三镇啊,再说武汉不也是从大街一拐弯就是破街道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孝感也就是一个大乡镇而已

看到你的ID名,我突然想起孝感当年还是县城时城区有一家“月圆酒楼”,就是现在的宇济文化广场那里。

暴露一下年龄:当孝感还是县城时,城区绝对不可能有什么“月圆酒楼”。
孝感早在1983年就设市了,而那个“月圆酒楼”是农运会期间才出现的,最初叫“夏海月园”,取“下海”(当时的一阵风)+“月园”(所在位置与街心公园仅一路之隔)之意。

你的朋友估计是老龄人,思维还停留存83年以前,那时的孝感叫孝感县,现在的孝感发展很快特别是东城区沿槐荫公园2侧几年时间崛起一座新城,想当初的东城区,只不过乾坤豪府、滨湖天地、中建等几个楼盘,反观现在的东城区高楼临立,城市的发展向东毋庸置疑,不过东城区的发展尚需时日,是对政府执政智慧的一种考验!

民间的评判标准和领导级别没关系,出孝感火车站,大帮的的士停车拚车,的士价格公交待遇,只跑长途不跑市内,管理无序。进孝感火车站,大量手拿行李背井离乡的人,抛妻别子,为了生存,闯关东下汉口,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连人都养活不了,富方丈穷和尚,庙的级别再高,与民众何干?

那酒楼叫夏海月圆好不好?

月圆酒楼应该在文化路新华书店口那里,99年在那里吃过年饭。嘿嘿

记得当年香港明星足球队(有谭咏麟,李克勤等知名香港歌星组成)来孝感踢球,下榻的就是月圆酒楼,当时孝感电视台有宣传广告,我有印象,好像是九八年年吧。

记得当年香港明星足球队(有谭咏麟,李克勤等知名香港歌星组成)来孝感踢球,下榻的就是月圆酒楼,当时孝感电视台有宣传广告,我有印象,好像是九八年吧。

你的名字可以改成牛日天

刚听武汉人叫做孝感小县城时不服气。来在武汉工作了六年多,才真明白了,用商业城市的眼光看,叫县城还是看的起的。

楼主想表达什么?
孝感从行政级别来讲就是地级市,经济实力也确实比比不上发达地区的县级。即使孝感的行政级别和经济再怎么不匹配,和老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努力奋斗才是王道,不要去操心这些没用,也改变不了什么。

成功者的归宿 说的真够夸张的

莫听武汉的再那瞎BB,武汉人瞧不起周边地区那是出了名的,也不想想武汉是怎么发展起来的,都是牺牲周边地区搞起来的,武汉还要申请直辖市,湖北省不会同意的!我们周边地区的也不会同意的!典型的白眼狼

指出一个小错误,月圆酒楼是在原来露天电影院的位置改建而成的,就是现在的宇济文化广场。最初就是国营的月圆酒楼,基本上是市直机关一带婚丧嫁娶大摆筵宴的首选之地。
后来经历过几次私人承包,管理不善,后被夏海餐厅接盘(老夏海原来位于文化路中段,建行斜对面),改名为夏海月圆,最好两个餐厅都彻底死去。

那你觉得是什么,武汉人还觉得孝感是农村呢。

在武汉边上,别想发展壮大,大树底下不长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