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金的地段并不差,但为何人气上不去?
其实从没装修前,就一直在犯错
1、临时变更建筑格局,错过实体零售黄金期
汇金前身的建筑格局是小店面出租,并且已验收完工,后来不知哪里抽风大刀阔斧改变建筑格局,基本把能拆的拆了个遍,后果就是在建筑及装修工期上拖得很长,甚至有段时间是空关在那等格局调整,这错过的时间,正是实体零售的黄金期,比如绍兴世茂崛起了。
2、开业经费不舍得投入
跟世茂或者银泰相比,汇金的开业确实很寒酸。不像世茂及银泰开始时,满城皆知。汇金开业,我们住在周边的居民都不少不知道,散步时听到,啊,开业了?
3、开业仓促客户体验差
汇金开业不知是不是冲着黄道吉日去的,很多店面还没招商出去,就整体开张了,气味大就不说了,逛过去很多店还关着,客户体验差,很多顾客也就没第二次了
4、商业布局不科学
汇金可能是个没经验的团队打造的,居然把客户粘性最大的影院设计在负一层,二层以上是客户粘性很小的衣帽及小餐饮,也就导致了现在逛汇金不上2楼的现象。当然了,三楼以上也就3-4家店,上去干嘛?
汇金还在装修时,我一直错误的以为它家电影院在顶楼,甚至开业后也还以为那顶楼没装修过的区块那。
5、高开高打百姓不买账
汇金负一楼原先开的是个精品超市,尽是国外进口食品或调料,但问题也来了,老百姓对你价格昂贵的进口东西并不买账,最后黯然离场
现在永辉超市进驻汇金负一层,但因为先天不足,经营面积并不大,而且很多承重柱立在购物过道里,是个迷你版永辉 。汇金里开店,基本开不过几个月,永辉或许可以打破这么魔咒,但永辉在负一层真的站住了,那汇金真的可以看到头了。
假设汇金永辉开出来了,那么汇金的商业格局基本定了:
负一层影院+超市
一层化妆品+主力餐饮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一个商场当家的东西都放在顾客最容易走到的地方,那么二三四楼闲置,也是理所当然了。
我也是第一次见到电影院在负一楼的,外国加中国几十万家大型商场用了几十年摸索出来的规划经验就这样被汇金抛弃了,当然如果汇金能把顶层整体便宜价格租出去开个体验店或大型游戏厅还是有人会买账的
电影院开在负一层,管理层有魄力
汇金电影院效果不错
要知道最初银泰的位置是先考虑新河弄的。在二环内看这位置已经在西北了,越城区的发展格局把原先的中心地带变成了城西跟城北。
越城往东和南发展是对的,你说区机关为什么搬城东?
停车难,难停车,,除了边上居民知道哪里能停车,稍远点听说这块地方,都会打死也不会去吧?电动车都难停的地方,还能停汽车?
还效果不错,我去年去看成龙的 绝地逃亡,隔壁厅的音效声都能隔着墙传过来,还好是增票,不然直接退票去,绝对不会再去看了
不像世茂,腹地是城东,很多新小区;银泰腹地是城南及山区;汇金附近有啥,只有一群老奶奶,城北的去颐高算了,袍江商业现在也发展起来了;路也这么小,估计5年内差不多会倒闭。至于永辉应该是精品超市吧
关门倒计时开始
朋友你别这样,我还等着永辉下来继续加仓。。。
汇金不错的,找准自己的定位,坚持就是胜利?
东面南面的位置不好呀。区政府搬迁城东,你觉得都快到山区边上了位置很好吗?
位置不如老城区的地方,开发价值是不高的。东面是山,南面也是山,这样的位置交通是个大问题。
城市发展都是朝地势低的平原地区扩展的。
越城区不应该是主城区,不应该是核心城区。核心城区不能跟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之类的合并。
不对,银泰集团最先是看上现在的国金地块,但是价格太高,记得是9亿多了,然后当时海尔曼斯地块价格便宜地又大,就选择了城南,当时看的报纸。
你说的对,老的市中心地区没有了腹地。这个范围以前的腹地是很大的,整个少数县跟越城区。
不知道为什么一提城市格局的时候总有那么多人会提到山区,山区一般都不能视为城市腹地。
江桥头的腹地至少应该还有镜湖新区吧,南部山区离银泰那么远都是城南的腹地,灵芝跟东浦竟然不是江桥头的腹地,这不是太有问题了吗?
未来的交通要道和集散地在城北群贤路一带,如何发展城南?城东扩容可以,但是城南只是宜居?个人觉得北面的湖泊更为人所心动吧。
哪里应该是主城,东浦?
主要还是走的太高端不接地气,就算-1F有影院但是那里的店时不时倒闭几家啊。除了有时候电影比较便宜去看下然后买杯饮料有次买了件打折后两百多的衣服还在-1F吃了几次小吃好像从没有其它消费过
改成奥特莱斯就有市场了,中国还是平民老百姓多。买不起一件短袖45百甚至上千
以后买菜方便了
不过去汇金的确我只去负一层,楼上没啥好去的呀,吃饭的也就那么3。4家,汇金影院票价比万达啊银泰啊便宜是真的。
2,3层早教、健身、培训。。。
春天百货搞死,汇金现在又不温不火,估计是喜临门不差钱吧
呵呵,有当年录像厅的感觉!
绍兴综合体,首先银泰,再世茂,其它几个,都半死不活。
我觉得,顶层开个沐浴桑拿房应该不错的
区机关离城南越远了
区机关应在胜任路上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