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喜算丰收账」技能培训送上门 人人争做新农民

金秋是丰收的时刻。
10 月 15 日,贵安新区在贵安农校开设三个农民培训专班,120 余名农民代表在课堂里收获了致富的智慧。
2018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实施 十三五 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随着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到来、 四场硬仗 的打响,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贵州,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严格按照省委部署,高标准推进 春风行动 ,全面发起 2018 年脱贫攻坚 夏秋攻势 ,为全省向贫困发起总攻夺取全胜贡献了贵安力量。
通过一个个农民培训课堂的举办,贵安新区在早春播下的 技能种子 ,在金秋已结出了 智慧硕果 。
种植培训班 金苹果 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10 月 15 日,在贵安农校多功能教室,农技人员正在分享山东苹果的种植经验,指导前来听课的果农学习规模化种植。
细心的老学员发现,他们身边的 新生 越来越多了,这当然不是错觉,因为在贵安新区,种苹果已经成了有奔头的产业,果农也成了风光体面的职业。
今年 3 月,我们家 4 亩多的玉米地改种了苹果。秋天的时候,大树已经挂果,再过两年,小树也会丰产。 贵安新区马场镇新寨村村民陈绍伦一边做着笔记一边憧憬着未来。
然而,在 2017 年之前,情况还不是这样的。不少农户常常抱怨,以种植玉米等为主的农业,常常辛苦一年,也收入不了多少。直到去年初,贵安新区贵红农业有限公司成立,总经理杨雪梅把长顺和山东的专家、技术员调到新区,将果树试种点覆盖到新区鱼雅、凯掌、平寨等村寨。在接下来 1 年多的时间里,在新区的一座座山头,几乎每天都能看到 10 多名农户围着高级农艺师学习施肥、打药、疏果、套袋的场景。
苹果种植的间距每株相隔至少 4 米,种好之后就要浇生根水,即便刚刚下过大雨,生根水都必须浇。浇完生根水后还需复土、盖地膜、打药、施肥、剪枝、拉枝等,每一道程序都是需要技术的。
对果树来说,定杆非常重要,杆定得好不好会影响到根、枝、须的生长。种好后就可以定杆了,杆的高度在 1 米左右,枝一般就留 3-4 枝,这样结的果才大。如果根和须不好,挂果多了,果树撑不起。
……
如今,不少农户对种植苹果树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正慢慢向 专家 靠拢。
今年以来,通过义务植树、森林植被恢复费项目建设等,新区已种植经果林(苹果)5000 余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贵安深谙此道。因此,在发展农业产业的过程中,新区以全员培训为目标,围绕产业发展培训农民,全面开展 万名农技专家下基层 活动,建立产业精准扶贫专家库,主要围绕农业实用科技、市场产销衔接、品牌打造等,定期邀请贵州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深入新区田间地头,指导企业和农户经营生产,并利用 云上农校 对种、养、加、销关键环节开展培训,确保每个参与产业发展的贫困户都得到培训。
同时,新区还以农技队伍为依托,确保技术服务及时到位,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队伍力量,用好 土专家 田秀才 ,农技人员定点服务村寨、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区对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带头人、家庭农场主、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开展轮训,实现对每个扶贫产业、合作社技术服务的全覆盖。
实践证明,苹果已经在贵安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新区预计通过 2017、2018 年植被恢复费项目及 2018 年今冬明春植树造林项目,种植经果林 34300 亩。
电商培训班 客户端 加大产销衔接力度
下载了这个 app,你们也可以在网上卖自家的农产品。 走进电商培训班,可以看到,40 位农户正饶有兴致地听着授课老师讲着一个 新玩意 。 它真的能帮我们卖东西? 消费者还能直接看到东西的品质? 有些农户犯着嘀咕,有些农户则把担心的问题直接提了出来。
原来,电商培训班的老师——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工程部经理肖文澜,正在向学员们介绍凤岐一物一码追溯系统。
自对外销售以来,每出货一批产品,每个产品上均贴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农产品安全追溯二维码。今年 7 月开始,二维码升级成了区块链,具有商家不可篡改信息的特点,更具真实性。 肖文澜说,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即可查看厂家信息、产品信息、种植现场、分拣现场、产品检测报告、线上商城以及反馈意见等。
据组织了 10 名村民来参加电商培训的贵安新区马场镇人社中心副主任黄超介绍,这是马场镇今年组织参加的第 3 场电商培训班,今年 7 月,马场镇第一期网创培训班举行,今年 8 月,马场镇又协办了新区 2018 年网络创业培训班。
黄超提到的新区 2018 年网络创业培训班,正是今年新区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的重点。
7 月 24 日,新区 2018 年网络创业培训班在湖潮乡星湖社区开班,之后,又分别在直管区四个乡镇依次开展。
培训内容涵盖了农村电商发展解析、网络店铺开设及装修、产品图片处理、产品详情制作、农产品网络营销、店铺后台操作管理、基础推广、客服技巧等。 培训班班主任祝彪说,培训使用了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网络创业培训教程(电商版)》作为教程,培训最后一天会组织学员进行考试。考试分为实操和理论两部分,合格学员将获得由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颁发的网络创业合格证书。
实际上,在脱贫攻坚行动中,新区一直以产销衔接为载体,加大电子商务建设力度。
到 2018 年底,新区计划完成电子商务基础普及性培训 200 人以上、增值性培训 260 人、农村经济人骨干培训 100 人以上;建成乡(镇)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 1 个、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 6 个;力争发展乡村网店 100 个以上;加快完善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和冷链物流体系,着力解决乡村物流 最后一公里 ,努力在 2018 年底实现贫困村电商网店全覆盖。
三女 培训班 半边天 打造就业创业舞台
新区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妇女手工艺品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妇女刺绣工艺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更为产品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参加完 三女 培训,作为 持家女 代表的贵安新区高峰镇桥头村党支部分管妇女工作的委员周燕敏,对妇女产业有了新的认识。的确,在贵安,就有这样一群妇女,她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织就一条条脱贫致富的 锦绣之路 ,撑起了 半边天 。
2016 年,新区正式实施 锦绣计划 项目, 锦绣计划 培训班也由此开办。两年来,培训采取理论、实训和送订单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向当地妇女介绍特色手工业发展现状及优惠政策,还有技师传授刺绣技艺,为大家搭建对外销售和展示刺绣作品的平台。项目的顺利实施,带动了贫困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脱贫致富,促进了新区传统民族手工业发展。 新区大力发展‘锦绣计划’和妇女手工刺绣,这是帮助妇女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就地就业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的创新举措。这次的‘三女’培训,是按照省妇联要求,新区妇工委与新区农水局、社管局联合举办的,目的就是从‘三女’入手,为她们就业创业提供有利条件。 新区妇工委主任黄红梅说。
针对有手艺的妇女,新区提出了就业方案,也提供了就业机会,而针对没有手艺的妇女,新区也有对策,那就是积极组织开展 春风行动促就业 活动。新区妇工委联合新区社管局在各乡镇举办了多场 2018 年春风行动(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招聘会邀请了贵州贵安新区众鑫捷创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纽戴尔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贵安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华安信科技有限公司、党武镇龙山村悦子庭游客服务中心等 27 家企业进场招聘,共提供百余个就业岗位,发放 春风卡 等政策类宣传资料,现场达成就业意向数百人,其中,成功介绍女性就业百余人。
下一步,新区将继续扎实推进 巾帼脱贫行动 ,以 锦绣计划 等项目为抓手,多形式帮助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组织农村妇女发展民族手工刺绣产业,制作以民族元素为载体的旅游商品,带动更多农村妇女就业,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问题。而类似于这次的 三女 培训,也将持续不断开展下去,继续为妇女就业创业提供有利条件。
来源:贵安新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