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正文旅」锦里繁华:国内城市文化型旅游商业街探究

导读:城市文化型旅游街区商业特色鲜明、旅游氛围浓厚,能够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可同时满足观光、休闲、购物等需求,是传统城市商业的功能补充......
建筑形态可以被模仿,消费环境也可以被copy,当商业街区越来越同质化的时候,人们对于“逛”的追求,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吃喝玩乐,而是基于文化内涵的精神享受。一个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崛起,需要专业的运营管理,更需要文化背景作为支持,才能一直保持耀眼的光芒。
国内商业街区探究
概念:商业特色鲜明、旅游氛围浓厚,能够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可同时满足观光、休闲、购物等需求,是传统城市商业的功能补充。
特征:文化立魂、客源驱动、休闲主导。文化立魂:注重精神体现--呈现怀旧、复古的情怀。 凝结城市文化基因:以当地历史、民俗为主题,注重个性。客源驱动:城市观光旅游引擎吸引大量外地游客,消费水平高于普通城市商业。休闲主导:休闲氛围的营造空间,休闲类业态多于传统商业,延长游客停留与消费时间。
发展历程:城市商业经历三大阶段,未来将朝彰显城市文化特色的旅游商业街区方向发展。产生背景与发展过程:传统商业街 > 商业步行街 >旅游商业街
街区发展特征对比
分类:改造提升型 vs 新建开发型
现状全国代表性城市文化型旅游商业街分布
目前全国各地城市商业街的商业街长度正在从一公里、两公里延长到三公里,不断刷新创造新的记录。有的省会打造十条,甚至二十条、三十条的商业街。甚至有的省份提出了打造百条商业街的宏伟构想。可以预计在未来两到三年之内全国商业街数量将突破几千条。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商业的发展已经从传统的商店与商店之间的竞争,发展到商街与商街的竞争、发展到商圈与商圈的竞争。
案例分析:上海田子坊
概况:街区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由泰康路210弄、248弄、274弄组成。210弄原是工业区,由上世纪50年代典型的弄堂工厂组成。248弄、274弄为居民区。1998年随着艺术家陆续入驻,210弄逐渐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而248弄、274弄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动下入驻餐饮、服饰、手工艺等租户,成为具老上海风情的特色休闲商业街区。
地理位置:位于上海卢湾区中心地段,是重要的城市功能区。南起泰康路、北至建国中路、东临思南路、西至瑞金二路。规模面积:占地约7.2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米。
业态:以艺术创作和创意设计公司为主,近年餐饮、特色工艺品、服饰逐渐增加
商业规模:占地约7.2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米,营业面积3万多平方米。人均消费:100-200元业态结构:现各类特色商户400余家。文化创意企业达69.70%:画廊、影视制作、图文影像、创意设计工业艺术工坊类14.7%:老相机制作、摄影作品制作、琉璃及陶瓷艺术品制作商业配套15.5%:咖啡、餐厅、酒吧、服饰、手工艺品业态调整:创意产业与休闲产业齐头并进,成为上海小资休闲天堂
特色:由马路集市华丽转身为“上海的soho”主题选择:以老上海里弄风情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石库门建筑:里弄工厂,对老工厂进行改造,融入文化艺术气息
石库门建筑:里弄民居,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再现老上海市井生活
文化创意产业:以室内设计、视觉设计、工艺美术为主
特色休闲商业:以咖啡、酒吧、餐厅、特色工艺品店、服饰店为主
运营:以政府出资改善基础设施为前提,租户投资为主体,租户投资改造厂房或民宅为主体。政府参与方式:弄堂厂房 居民自行出租方式:弄堂民宅 经营模式:“政府+居民+管委会+租户”四方博弈,共赢发展。政府:政策优惠及宏观指导发展,改造环境,获取税收居民:拥有产权,获取租金管委会:管理运作与服务,招商,租金与居民2:8分成租户:投资装修经营租金比较:租金价格比周边商铺高,尤其是小型商铺租金相比高出近1-3倍
光正房地产/华美天下运营品牌:以政府旅游部门、旅游产品投资者为主要合作伙伴,合作范围包括:旅游产品提炼及升级、旅游主题梳理、运营系统建立及优化、战略投资、引入旅游类知名品牌、旅游发展策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