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工资从3千涨到现5千,钱出去了,到底购买了员工什么?

文/编辑:曾老师
(点击右上角“+关注”【绩效谋策】头条号,有干货、有资讯、有态度!!!)
导读:
我想先提一个公式,如果你能读懂,下面部分内容就很好理解了。
理论公式:价值=价格=财富
思考:
企业与员工究竟是什么关系?
是家人、伙伴、搭档吗?
我认为,首先应该是交易关系,企业用利益、资源、平台同员工交易他的能力、经验,购买他的价值与结果。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交易公平、合理、自愿,构建持续的价值平等交换,打好这个经济基础,才利于发展各种情感、事业的关系。
(一张干货图,大家可以收藏保存)
企业发工资,到底向员工购买什么?
企业给员工发工资,肯定是要员工有回报的,那么企业到底向员工购买什么呢?
观点1:买时间
很多企业不同意买员工的时间,但是员工只要迟到请假,必须扣钱。很多企业不同意买员工的时间,但经常为时间付费,如考勤工资、加班工资。
时间,显然不是企业最终购买的,因为员工可以人在,但心不在;员工虽然不会请假、罢工,但可以怠工。
观点2:买经验、能力
面试员工时,确实会根据他的经验、能力谈薪定薪。人性是懒惰的,很多员工过了试用期,经验、能力就不愿意发挥出来,因为多劳不能多得、多做多错、做好了没有奖励、做错了却要批评或处罚。
因为企业付了固定高薪,总会要求员工多做,员工就会觉得企业压榨,矛盾越来越深……
观点3:买忠诚敬业
很多老板喜欢工龄长的员工、喜欢加班加点的员工。其实,老板喜欢的是态度好的员工、愿意付出的员工,但是工龄长、常加班不等于态度好、愿意付出。
有很多企业就是因为有一批“忠诚”的员工而不愿意支持企业变革,因为他们喜欢稳定;也有一批员工就是能力不足、工作效率低下,搞得天天加班加点,老板却以为这就是敬业。
客观地说,时间、体力、能力、经验等都有价值,就像空气,是不可缺少的价值。但这仅是基础价值的构成部分。人们生存不能没有空气,但是人们又不能仅仅依赖空气生存。
某省招聘清洁工,就有几十位硕士生报名应聘。从学历来看,硕士生的能力应该不赖,但如果从事扫街拾叶的工作,价值几何?
很多人将能力视作价值,挟技居奇,或者过去有一些贡献,居功自傲,认为自己是企业或不或缺的人才。因此我们要将人才补充定义:现在对企业有价值的是“人财”,未来对企业有价值的是“人材”,对企业现在与未来都没有价值是“人裁”。
显然,能力并不等于价值:
能力没有释放,不能做出结果,能力再强,也没价值。
能力本身并不是价值,能力用等级标准来衡量,价值可以用市场货币符号来交易。
能力强只能自我欣赏,价值高才会被市场、客户认同,并且可以流通。
如果你听到下属抱怨说,我已经很努力,每天都在不停地工作,为什么我的收入只是那么多?
你愿意立刻给他加工资吗?而我一定会问他这些问题:
1、你为什么努力?2、你真的很努力吗?3、你努力的结果是什么?4、这个结果是公司要的吗?5、这个结果真的有价值吗?6、这个价值是你认为的吗?7、这个价值的实际意义是什么?8、这个价值能给公司带来什么?
答完以上8个问题再讲要不要给他加工资、如何设计他的激励办法。
努力工作的背后是价值导向,不求结果,埋头苦干、蛮干,耗费了时间浪费了资源,却没有好的结果,是没有多少价值可言的。
企业和员工首先是交易的关系
我认为,企业和员工首先应该是“交易”关系。交易就应该是清晰地知道向员工购买什么,也让员工清晰地知道,怎么才能给自己加薪,而不是“你不说我不加,你不加我就走”,这样只会让企业成本越来越大。
那么,企业到底向员工购买什么呢?答案是:显性价值——就是一切以结果、效果为导向的价值。
薪酬应该遵循“结果导向、数据说话、效果付费”的原则,让员工多劳多得、自己为自己加薪,员工加薪就是为企业增加绩效、提升利润!
总结:
那些只是购买员工时间和体力的企业,只利用了员工20%的价值,而80%的价值被白白浪费。
价值不会褪色,但需要磨砺。为员工的价值负责,支持员工实现自我价值,这既是企业的价值与使命,也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
精彩内容推荐:
好的薪酬绩效方案一定是这样设计的!(附模板)二线员工薪酬这样设计!才能解决员工懒散、磨洋工,不付出却攀比工资难题!(附设计)为什么传统薪酬模式没法激励员工?如何设计激励性薪酬机制!
今日推荐思考问题
员工有三个问题:1.立场不坚定;2.动力不足;3.能力不行!员工选择一家公司三大核心:①能得到什么?物质!②能学到什么?成长!③未来有什么发展?精神!怎么解决以上问题?如何实现老板与员工共赢?【薪酬机制】一定出了问题。如何解决分钱薪酬问题,学会分钱?
对此,您有更好的建议和看法? 欢迎评论、交流(请留下你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