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摩真能改善交通吗?


城市所实行的“禁摩”、“禁微”措施并没有达到改善交通、有效控制机动车废气污染、提高城市品位的初衷,却适得其反,交通更加拥堵,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一、从改善交通的效果来看,摩托车由于体积小,在行驶和停泊时占地面积远比1点6升以上的小汽车要小,如摩托车平均载客1.1人,而1一台小汽车平均载客1.73个人,两者有效载客数相差不大,但摩托车在行驶、停车时占用的面积只有小轿车的1/3~1/4,《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时速低于70公里的交通工具不得驶入高速公路,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摩托车、微型汽车的最高时速都高于70公里,城区道路不同于高速公路,更不是F1赛道,一般在市区内,机动车的安全时速不能超过50公里,因此,摩托车和微型汽车完全能够达到在城区道路行驶的速度要求,说它们是“低速低效的交通工具”,是城市交通堵塞的罪魁祸首缺乏根据。而一些城市在主干道设置摩托车微型车禁区的做法也没有达到改善交通的目的,相反,由于这种强制性的分流,使得摩托车微型车驾驶员不得不绕道而行,一方面加大了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一方面也延长了他们车辆占用路面的行驶时间,降低了道路的使用效率,使城区交通更趋紧张。
二、从降低交通事故率来看,目前我国城市禁摩的主要理由是摩托车不利于交通安全,而将摩托车与汽车的交通事故率对比,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2000—2002年,三年中驾驶汽车所造成的事故分别为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73%、71.5%、71%。三年中驾驶摩托车所造成的事故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13%、15.4%、15.8%。而同期汽车保有量分别占机动车保有量的24.4%、24.5%、26.9%,摩托车保有量分别占机动车保有量的57%、58.9%、63.1%。长沙市2003年3月份实行“禁摩令”时,交部门列举的禁摩理由之一是摩托车的交通事故率高,该市交支队“致摩托车驾驶员的一封信”中称:“我市机动车总量27万辆,其中摩托车16.8万辆,因摩托车违章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所有交通事故的三分之一”,通过分析这些数字,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汽车保有量仅为摩托车保有量的42.5%,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却为摩托车的2.2倍,诚然,由于摩托车是两轮,小排量汽车的轮距窄,且多为平头面包车,它们的稳定性、对驾驶员的保护性比大排量的小汽车自然要差一些,而小汽车质量大、速度快,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群群伤,对被撞的一方的伤害又要远远大于摩托车,微型汽车,据悉,中国摩托车事故的亡率是日本的3.8倍,而每千辆汽车的事故亡人数同样为日本的3至5倍,因此说,每种交通工具都有局限性,都存在安全隐患,主要还是要通过加强交通安全科学管理,提高驾驶员交通安全素质来降低事故率,事实上,一些城市“禁摩”、“禁微”后,交通事故总数并没由此降低。
三、从环保方面看,摩托车单位排气量所产生的一氧化碳比汽车要高,(主要是指二冲程摩托车,这种摩托车早就被取缔,现在的摩托车和汽车一样都是四冲程)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则与汽车相差无几,但是由于小汽车的总排气量是摩托车的10~15倍,平均有效载客数却只有摩托车的1.5倍,因此,每个人采取小汽车为出行方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摩托车出行方式的8到10倍。
四、禁摩时说摩托车不利于提高城市品位,当今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禁摩令”,法国巴黎,亚洲花园城市新加坡都不禁摩,在汽车工业高度发达的美国有注册的摩托车400万辆,没有禁摩,而举办过1992年奥运会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更有摩托车30万辆,他们更没有禁摩。实际上,市民采用摩托车、小排量汽车为出行工具也好,采用高档小汽车为出行工具也好,只是交通工具的不同,而城市品位更多是一个文化范畴、精神文明范畴的概念,两者并没有必然联系。
现在全球迫在眉睫的危机并不是什么暖化问题,而是能源即将枯竭的问题,和道路堵塞问题,目前中国石油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成品油消耗水平偏高。鼓励摩托车出行是减少石油消耗的最佳途径。现在中国机动车每百公里油耗比发达国家高2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在“高油价时代”,以在全国范围内彻底解除对摩托车的限制为契机,发挥国家政策对摩托车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降低大排量、高能耗汽车在中国机动车消费中所占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未来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试想一下,如果全球一人使用一辆汽车,汽油的需求量导致石油过度的开采,多少年以后地球将会被挖空。现在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中国家庭拥有一辆汽车,交通状况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中国家庭拥有一辆小汽车,你还能够在道路上行驶吗,发达城市由于交通堵塞全部将会处于瘫痪中,如果中国人每人一辆小汽车又会是怎样。我国人均道路资源在现今人口密度下是非常有限的,不能用摩托只会让更多人买汽车,结果只会使道路更拥堵,私家车的增多,禁摩令禁到哪里堵哪里,北京和上海是首先禁止摩托车的城市,交通拥堵成为“地球人都知道”事实,之后广州因为禁摩令的实施也开始划归到拥堵城市。据记者调查,禁摩托后平均每个城市每天增长400辆汽车(增长速度还在加快),一年就会增长15万辆汽车,不到十年,这增长的150万辆汽车加上原来的几十万辆汽车,两百万辆汽车对于中国这样的城市的交通来说,将是毁灭性的,这200万辆汽车将把市区挤爆,交通将彻底崩溃!

,"禁摩"事实上就是嫌贫爱富的表现:当普通大众还买不起机动车时,交通矛盾是自行车、货车与轿车争道,就对自行车、货车实施交通管制;当大多数买得起摩托车的时候,政府就禁止摩托车上牌;如今,正是大部分都买得起微型车的时候,政府又及时禁止微型车。"禁单(车)"、"禁摩"、"禁微"让出来的马路,享受的是小轿车。

同意,堵车的根本是私家车太多,禁摩的大城市照样堵车严重。

禁摩有么用?堵车的时候摩托车最能解决问题。管好那些乱停乱摆的四个轮吧,巴掌宽的道路一边摆一辆车,会不过来车才是堵车的根本原因

就因为一段路逆行行驶、道路中间倒车、喜欢抢道的小车还少吗?

堵车的主要原因 还是素质问题
张家界道路中间绿化带 你看看 有多少地方被踩成了路
少数行人不走斑马线 冒着生命危险穿越中央隔离带
少数摩托车不管三七二十一 几辆并排开 不靠边形势 路中央走8字
各类运营车辆 随意停车揽客 随意调头
等等所有的交通参与者 都对交通有影响
你禁摩了 是不是下一步禁电动车 然后禁止小车
有用么香港为啥不堵车
国外为啥大排量还能上牌 堵车不单单是摩托车造成的 是中国人口巨大 经济发展车辆增多 道路不能满足需求 然后就是人民整体素质还没有跟上

交通堵塞和摩托车无关,交通堵塞应该归结于素质问题。
有去过台湾旅游的就知道,台湾的道路很窄,摩托和小车也很多,关键是别人不挤、不插、不乱钻、不乱摆、不占道都是按照规矩走的,所有就不堵塞了。
天天路过南庄坪市场的口子,都看见阿SIR抓了满满一车的摩托,无语耶。我觉得大家应该讨论如何让驾驶员的素质提高,而不是骑摩托的和开小车的天天在网上干架。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