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镇自南宋即为"水陆冲要之地",明万历至清中叶,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一跃成为江浙雄镇。据宋明清三朝统计,其出进士41人,京官56人,各地州县官57人,有"诗书之绑"、"镇志之绑"之美称。古镇坐落着独具江南风情的沿河居民建筑群、明代百间楼、号称"江南第一民宅"的张石铭旧居等。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群落,多数佳作,已成孤品。
▎南浔古镇
▼位于位于湖州东部,与江苏吴江相邻,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江南小镇。镇始成于北宋初,初名浔溪,又名南林,南宋时更名为南浔。古镇南浔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是驰名中外的辑里湖丝的故乡。镇以南北和东北向贯镇的古浔溪为骨架,多条小巷纵横。镇中水巷、古桥、临水人家,形成水乡古镇风貌。尤以江南大宅、古典园林、私家藏书巨构、中西合璧建筑等见胜,至今仍充满神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参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成为湖州东郊旅游线上一颗璀灿明珠。
▎百街楼
▼地处南浔区南浔镇中心偏东百间楼河西岸,长约400米,为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礼部尚书、南浔人董份所建。始建时约有楼房百间,故名百间楼。百间楼沿河而筑,下为傍河石板长街,上为跨街跨楼。百间楼至今保存完好,被列为浙江省保护城镇重点地段。
▎求恕里
▼位于南浔镇兴福桥西堍,是嘉业堂藏书楼主刘承幹的别墅。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为一集门楼、甬楼、厅堂、内宅、庭院、下房于一体的建筑组合,中西合璧,别有意趣。进门一条长甬道,中设西洋门楼,门额上写“鹧鸪小隐”四字,顶部石雕雕工精细,人物、动物雕像栩栩如生。甬道尽头南侧开一房门,进入后便是内宅楼房和庭院,宅楼内部,砖雕、石雕、木雕,入目皆是,显示着主人的富贵。庭院朝南向阳,内筑假山布局别致,颇具雅趣。
刘承幹(1882-1963),字贞一,号翰怡,求恕居士,南浔人。南浔首富刘镛(1825-1899)的长孙。其嘉业堂藏书多达60万卷。
▎张石铭故居
▼位于南浔镇南西街华家弄北侧,临南市河(古浔溪)。堂名“懿德”。张石铭为南浔“四象”之一的巨商张颂贤之孙,张宅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楼群的经典建筑,五落四进,占地6500平方米,集明、清和近代建筑风格,被称为“江南第一民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宅内保存着大量徽派风格的精美砖雕、石雕、木雕;还有玻璃雕,为法国工艺师所作,已成孤品。
▎刘氏悌号(红房子)
▼位于南浔镇南西街兴福桥东堍。江南大宅刘氏悌号(俗称红房子),又名“崇德堂”,是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第三个儿子刘安泩(字渊叔,号梯青)的居处。崇德堂建筑可分为三个部分。居中为中式厅楼,南北两翼欧风渐浓,尤以北侧建筑立面纯为欧式砖砌。大宅高大恢弘,具有线条简洁、布局通畅、西风较浓等特点,并与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相得益彰。
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
选自十年前编辑出版的《记忆湖州》
书中照片历时长达三年的拍摄
拍摄过程中,图中景物已在逐渐消失
又加之十几年的时光,现已所剩无几
作为仅存的、最全面的湖州影像史料地方志
《记忆湖州》弥足珍贵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对楼主的敬仰溢于言表,只有顶贴了!
楼主有心了,湖州以前的珍贵遗迹现存不多,确实应该多盘点盘点,给大家看看
哈哈哈哈再给楼主加一下热度~支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