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火腿培根致癌系“过度解读”吃货:吓死宝宝了)
相信的最近一条所谓“火腿肠培根可致癌”的传闻您一定听说了,10月26号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火腿、培根等加工类肉制品被定为“1类致癌物”,红肉被定为“2A类致癌物”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中国网络的全民讨论,微博和朋友圈再一次迎来相闻乐见的刷屏大战,什么火腿肠是砒霜一样的致癌物啦、猪肉牛肉羊肉都是致癌物啦,更有甚者传出加工类肉制品都是毒药都不能吃的流言。
在这种流言喧嚣、全民恐慌的生死存亡时刻,我们的谣言卫士——CCTV怎能坐视不管?就在10月27日,央视很快针对世卫组织的“谣言”做了一期专题节目,专门向大家科普:其实火腿培根致癌并不是你们想想的那个样子滴,多食火腿培根确有致癌风险,但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
那么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且听我细细为您道来。
无论是西方的培根,还是东方的熏制腊肉,在人类历史上都已存在几千年了,通过香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熏改变肉制品的风味,不仅可以提高肉的口感,引发人们的食欲,还可以能提高肉制品的防腐性,避免肉制品腐坏和蚊虫繁殖。
虽然世界各国食用肉制品的习惯不同,但是人类对于肉质加工品的偏爱却是相同的。从中国的腊肉,到国外的热狗、披萨,到处都能看到肉质加工品的身影。
之所以出现“火腿培根致癌”的过度解读,是因为大家把世卫组织的“致癌等级”和“致癌风险”这两个概念搞混了。
世卫组织所说的“1类致癌物”,是指有很确凿的证据显示该物质能增加人得癌症的风险,而“2A类致癌物”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较高,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充分的致癌性证据,对人体有理论上的致癌性,但实验性证据有限。也就是说,仅仅是证据确凿的程度高,跟致癌的风险完全没有关系。
如果你还听不明白,那就听咱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昨天你家被小偷偷了,警察抓到了“培根”和“香烟”两个嫌疑人,其中“培根”被证明有很大的嫌疑,达到了“A类嫌疑等级”,然而你并不能因此定“培根”的罪,因为“培根”只是嫌疑比较大,事实上警察后来发现,是“香烟”偷了你家,而且偷了很多很多东西。
事实上,在“1类致癌物”的家族中,还有香烟、石棉、无机砷等等臭名昭著的致癌物与火腿、培根齐名。据悉我国每年100万人因吸烟致癌,有60万人因饮酒致癌,至于火腿呢,相信您从来没听说过“我国每年有xx人因吃火腿而致癌”的新闻传出吧。
所以,所谓“火腿培根致癌”完全可以认定为谣传啦,大家也不要过于恐慌,谈肉色变了。只是万物都有一个“度”,过度食用肉制品对于健康自然没有好处,不单单是致癌,像胆固醇、高血压、高血脂,患上哪个都够你受的。我国的“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建议每日的肉类摄入量为50g~75g
so~各位吃货,吃多吃少还是你们自己定吧。
(作者:囧囧小吃货)
韩美整形,我来自韩国!
在致癌也无法阻挡我吃肉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