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洛阳洪水肆虐
7月20日,洛阳镇遭遇前所未有的洪水灾害,洛阳人民损失惨重,人们一边在积极开展生产生活自救的同时,一边在纷纷发表自己对此次洪灾的看法,寻找造成洪灾的原因。笔者作为洛阳镇的一员,生活在洛阳40余年,想换个角度谈谈此次洛阳洪水肆虐看法。
洛阳镇上游有一座中型水库——桃源河水库,承雨面积达47平方公里,其下游有一条河流,我们暂且把它称作桃源河。桃源河除容纳上游水库的排水外,还要容纳来自杜个冲、黄土唃冲的排水。从珠宝山下来的一条河流,要容纳自分水岭向南,庹个湾向西的大片山地面积的流水。从骆畈方向来的一条河流,容纳从代堰凹,刘家祠堂等方向的来水。这三条河流流经到洛阳镇区后,都全部要从镇区一条河流通过。由于洛阳地理位置的限制,洛阳镇区河流较狭窄,河道不深,过水量有限。可以说只要上游连降2-3小时的暴雨,洛阳镇区河流肯定涨水。而此次最大的降雨主要都集中在洛阳镇区及相邻的几个村,(其他地方相对要稍微小一些),且暴雨持续的时间较长,两天之内降雨达400毫米以上。洛阳镇区一条河道,尤其是从洛阳大桥到鲢鱼头这一段河道,要承接上游这么大面积的来水,是根本不可能的。纵然把两边的街道都充当河流,也难以通过上游大面积的来水。本人认为这才是此次洛阳洪水滔天的根本原因。至于其他方面的原因,只能说能把损失降低一点而已。
如何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呢?本人百思不得其解,望高人指点,也算造福洛阳人民吧。
这个主要是特大暴雨,随州下这么大也淹了
听君子山村80多岁的老人讲,从他门前涨水情况来看,比54年的水还要大
此次洛阳降雨,创百年之最!
从98年、2007年、2016年洪水来看,洛阳镇每十年会涨一次水,大家要防2025年大水哟!
如果政府有心,可以借此灾后重建之际,重新规划洛阳镇的居民区,配套的商街,河道窄浅、街道窄(逢假日赶集镇中心必堵)、说道赶集,洛阳镇的个菜市场简直还没农村的厕所干净整洁(恨铁不成钢),几十年来一如既往的脏乱差。
你说很实在!
来个痛定思痛,科学决策,重新规划。悲剧岂能重演!
洛阳镇、柳林镇和万和镇、淮河镇都是随州市的暴雨中心,都是因为受到桐柏山、大洪山的地形影响。其主要特点一是暴雨出现频繁,全年的暴雨日数明显多于其它地方;二是暴雨强度大,暴雨过程降水量大;三是年降水量明显偏多。友情提示。
能分析的这么透彻,厉害,你是洛阳镇长吧!
我个人看法:重新设计,离开河旁,寻找平坂处建镇!!!
楼主应该是当地人,听这么一说,还是受地理位置和河流分布的自然局限性。所以说,光把河道挖深扩宽都是没用的,也无法承受这么大的暴雨所形成的洪涝积水通过,而且这一条主河又刚好经过地势较低的洛阳镇区,河水一涨不漫到街道两边的居民商业门面才怪。怕就怕特大暴雨。长远考虑最好是规划新镇区或者搞个河流改道或分流工程。
什么叫山洪?有大山的地方遇上暴雨最易短时间形成山洪,山就像人字屋顶,降雨通过大面积的斜坡全部汇聚到两山之间的山谷,山洪就形成了,并且洪水以极快的流速顺着河往地势低洼的镇区流动,洪灾就不难解释了。
建议沿河路搬迁,挖开挖深河道
往二中方向发展,有序搬迁菜市场、政府机关,
同时疏通河道,原集镇河道、道路太过狭窄
地势影响是有因,此次降雨强度大是一方面,围渠乱建,无规划,无前瞻就是领导决策部署的问题了,敢把洛阳镇中的渠沟排水容量数据交个底,老电影院那里地势低,就算不发山洪也淹。楼上有说往新规划往二中发展,你们实地查看二中旁边沟渠,不也快被住房基地挤占完了,我不是对领导指责,而是希望,事件重演,支持长远规划,发展好银杏小镇这张名片
你是洛阳镇哪个当官的呀?还换个角度,我怎么回洛阳听人家说是洛阳镇领导处置不当,再加上泄洪时机不对。这几天朋友圈都刷爆了!人家还有人爆料出下雨时领导们还在办公室打麻将呢!请问领导这个你该怎么解释?
农民也来插个言:
1,疏浚桃园河水库南、北两条总干渠,有效拦截部分山洪,减少河道径流量。若遇大暴雨,水库择机泄
随州网有一个关于洛阳水灾的分析,很透彻,你说是天灾,那边说是人祸,那个帖子在这儿估计通不过
农民也来插个言,提几条自以为可行的意见:
1,疏浚、恢复桃园河水库南、北两条总干渠,有效拦截部分山洪,减小河道径流量。遇上水库急需泄洪时,通过两条总干渠可绕过、避开镇区河道压力。
2,借绕镇公路建设之机,或明或暗最大限度配套管网建设,拦截、分流来自分水岭、代堰坳方向的来水。
3,改遣老街道(北门口至洛阳小学)主要是配套建设最大口径管网,分流来自铁塔寺方向来水、部分镇区承水。
如果这样,镇区河道压力势必大大减轻,摒弃单一河道排洪的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