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0日凌晨,阿里巴巴在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的大屏上打出了“双十一”广告。至此,这个主题从社交转向购物的人造节日,已经进入了第八个年头。
11月11日中午消息,来自阿里巴巴实时数据显示,11:00:00 ,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交易额769亿元, 距去年全天交易额912亿越来越近。目前,阿里双十一媒体中心大屏幕上的数字依旧处于快速上升阶段。
在今年双十一,阿里公布的实时交易数据显示,在开场52秒之后,交易额冲到了10亿元,6分钟58秒之后,交易额破百亿元。而去年,阿里巴巴12分钟28秒破百亿元,前年2014年破100亿元用了37分钟。
开场一小时之后,阿里巴巴CEO张勇连线媒体中心,公布一小时交易额超362亿元,已超过2013年双11全天数据 ,无线交易额占比84.3%。
除了交易额和支付数据,往年备受诟病的物流环节也在今年创造了纪录。根据菜鸟今日凌晨的数据,今年被签收的第一个订单在0点06分51秒商品完成打包从仓库发出,13分19秒于佛山芦苞镇被签收,成为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签收的第一单。
剁手前&剁手后
三只松鼠
从上线到该品类第一,只用了65天
作为一家从上线天猫到该品类第一仅用了65天,并将这一业绩保持至今的商家,三只松鼠在天猫“双十一”所拥有的推广资源和销售业绩让其他商家望尘莫及。对于这个即将到来的第五个“双十一”,三只松鼠胜券在握,“我们不担心是否能达到5个亿这样一个销量,我更关心的是所销售的食品能否被顺利运转到消费者的手里。”
“去年我们卖2.5个亿发了6天,今年5个亿能不能在6天之内发完?能不能在完成销量爆发式增长之后,还保持用户的满意度?”这才是三只松鼠真正关心的问题。
当你看到三只松鼠卖出5个亿的时候,事实上是这个品牌过去几年成果的展示。
“去年卖了2.5个亿,亏了几百万”。尽管在“双十一”的销量稳坐第一,但三只松鼠的“双十一”却并不挣钱,虽然是赔本赚吆喝,但三只松鼠自己总结出来的经济账却并不亏本。
对于商家来说,其实有50%的销量是新用户带来的,相当于‘双十一’花了3百万带来了200多万的用户,平均每个用户的成本只需要几块钱,而平时获取新用户的价格是50块钱。电商不是一锤子买卖,但是这个玩儿法并不是每个商家都能懂。
客邻尚品回忆起第一次参加双十一的经历
他们用“此生无憾”来形容激动的心情
客邻尚品是天猫较早的跨境电商之一,如今除了跨境业务还是一些传统品牌的线上代理,已经经历了六次“双十一”。客邻更像是一个轻奢品的奥特莱斯,你在国内正规电商上买10个Coach,有7个的上游供应商都是客邻。
在经历自己参加的第一个“双十一”时,客邻的几个老员工用了“此生无憾”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感受,而如今,对于客邻的核心团队来说,每年的这一天更像是一场与天猫的博弈。
在天猫“双十一”促销当天,店铺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出现的位置对于每个商家来说影响巨大,“靠前一点,靠后一点,前一页,后一页所带来的客流是天上地下的差别。但是,对于这样具有决定性因素的资源,天猫是不会给予任何承诺的,完全由当天即时的订单销量决定每个商家、每个品类位置排名的先后。
天猫出于当天GMV的考虑一定是希望商家备货备的越多越好的,但是库存的压力是由商家来决定,因此作为参与者一定要对自己的品类和自己的商品有一个基本的预估,不能备多了,但如果备少了就是给天猫掉链子,第二年就会失去参与的机会。
从“懵然”和“手足无措”到“此生无憾”
如今说起“双十一”的备战经验侃侃而谈的客邻人在回忆起自己的第一个“双十一”的时候,选择了“懵然”和“手足无措”这两个形容词。
“那个时候的“双十一”还只是一个光棍节,当时跟我们对接的天猫小二在“双十一”之前突然跟我们说,让我们加入,我们还挺惊讶。”当时才是“双十一”的第二年,前一年基本都是大品牌在玩,中小商家都是吃瓜群众,“整个过程我们也基本上处于懵然的状态,天猫让我们填资料就懵懵懂懂的开始填,小二让我们备几百万的货,相当于我们当时一年卖的量了,我们还有点怀疑。”
据当时客邻的一位客服回忆,当天晚上公司一共留下了三个客服,自己是出于好奇才留下的,想知道“双十一”究竟是什么概念。到了10点,客服的屏幕开始连着跳框,连跳一会儿就死机,每秒能来一百多个客户,客服们当时看着屏幕完全是手足无措的状态,不知道该做什么。
“震撼、手足无措。我们一上架产品,立刻就卖完了”,参与了第一次“双十一”促销的客邻员工都有一种此生无憾的感觉。
第二年的时候,客邻成为天猫“双十一”奢侈品行业第三。“双十一是每个线上参与商家都要面临的劫数”,他们这样说道。
对于,“电商造节”这样的说法,小编其实并不赞同。小编认为,任何一个零售行业都应该造节,因为所谓零售就是一个促销术,所谓零售就是一种促销。传统行业促销其实比电商还疯狂,但是它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对于商家来说,需把‘双十一’当作是一种宣传的手段和自我的检验,当做更长远战役的考核,和对过去一年运营状况的评估,把名声推出去,多做周边的一些研发,这样才会看到更加长远的红利。
现在的‘造节’促销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小编不认为这种东西不应该存在。就像传统市场前几年的24小时不关店一样,没有“双十一”也会有其他的节日来代替。只是“这与传统在许多行业之中,低留存率与高流量似乎是个不可调和的矛盾。规模巨大的双十一所带来的流量红利背后,也催生出了依赖各种网络购物节日的无奈,促销固然要有,但是不能过于简单粗暴。
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