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岭现代农业观光区
位于史村镇西海村,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同时,积极挖掘整合七星海、八角海、龙王庙、玉泉院和童儿庙等旅游资源潜力,重点在“吃、住、行、游、购、玩”等旅游环节上做文章,现已发展成为集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文化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新园区。2015年,以西海村被确定为山西省首批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的有利契机,以打造山西省乃至全国“休闲旅游型美丽宜居示范村”为目标,围绕星海生态游乐区、晋国民居民俗区、集市贸易小吃区、现代农业观光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和游客接待中心等“五区一中心”建设,进一步扩大磨盘岭现代农业观光区的规模,增添和完善各项旅游要素,着力将其建设成山西省闻名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区。
浍河水岸风光旅游区
位于史村镇西吉必村浍河水库岸边,包括晋都民俗风情园、浍贤山庄等景点,以彰显“三种文化”为主要特色。一是突出“晋文化”特色,园区内所有建筑均体现出晋国古都文化风格和元素;二是突出浍河精神文化特色,使“万众一心、敢想敢干、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浍河精神得到不断的继承和发扬。三是突出晋南民俗文化特色,集中展现晋南明清古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
桥山黄帝文化风景区
《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相传古桥山为黄帝葬衣冠处。因桥山山势巍峨、翠柏环绕,雨霁初晴、青碧岚光,故称“桥岳晴岚”,乃古曲沃十景之一。景区山顶有黄帝庙,即为传说中黄帝的东陵,与陕西黄陵县的黄帝西陵遥相辉映,是华夏儿女祭祀先祖的圣地之一。
景明诗经山水旅游区
位于曲沃县城东南10公里的景明村南,地处曲沃、闻喜、绛县三县交汇的紫金山麓,山中有泉,史称“沃泉”,经青玉峡谷至白石山崖,急流直下,出景明山而成瀑布,常年不断,清澈可饮。古人“千古长鸣飞白练,涛似连山迎客来”就是景明山水美景的真实写照。《水经注》描写它“青岩若点黛,素湍如委练”,在峡谷中拦水成坝,高峡出平湖,环湖青山环抱、翠竹成林,在古代即是曲沃十景之一。该区主要景点还有龙岩园、牡丹园、水上乐园、千年银杏树、南林交龙泉寺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南林交民俗风情古村落等。
晋园(公园)
位于曲沃县城东区中心地带,占地约318亩,整体设计立意于曲沃特级文物——春秋中晚期的错黄铜宝壶。公园景观主要包括“一心一湖两带八大景观”。一心,即集“五馆一中心”(包括城展馆、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老年活动馆和会议中心)为一体的晋都文化活动中心;一湖,即水面约50亩的如意湖;两带,即沃水潆洄水景带和林间小溪水景带,沃水潆洄出于《曲沃县志》“沃水潆洄盘旋,是为曲沃”。全长600米,从公园的东北角开始,向西贯穿整个公园北侧,至西北角假山处,折而向南注入如意湖。林间小溪水景带位于公园的东侧,全长450米,是在微地形和丛林绿篱中独辟蹊径打造的人与自然共融的亲水景观,体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八大景观,分别为公园入口处的晋国风格的仿古牌坊、晋水桥、沃水潆洄、文化中心两侧相呼应的戏院和晋国宫、人工湖和湖内的文公舫、湖东岸的晋国街。该公园于2012年启动实施,于2014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曲沃县北董乡南林交村中部,南北长96.79米,东西长38.25米,总占地面积3702.2175平方米。寺内现存文物建筑有影壁、大殿、西廊房。大殿位于寺北端,建于元代延五年(1318),面宽五间,进深六椽,通檐用四柱,单檐灰瓦悬山顶、琉璃正脊,斗拱双昂五铺作,斗有幽页,部分柱头有卷刹,梁架有升起;前檐已用砖封死,中间设板门,椽飞皆具。建筑主体结构保存较好,时代特征明显。西廊房位于大殿西侧,座东面西,平面为长方形。面阔九间,进深三椽,三架梁对前单步梁通檐用三柱。前出廊式,单檐悬山顶。现为后人改制,面目全非。影壁墙位于最南端,素面无饰,顶为砖雕仿木结构砖檐,灰布筒板瓦扣墙帽,。1987年8月25日龙泉寺被公布为曲沃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子滩
曲沃县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故都,古代的“太子滩”是一片“浒水”,因晋献公长子太子“申生”为救弟太子“奚齐”遇难而得此名,并且留下了一段美好的传说。太子滩位于曲沃县城北1公里,这里一望无际,土壤肥沃,空气清新,绿树成荫,泉水潺潺,在雪花飘飞的冬季,能让你饱尝一番生机盎然、果实累累的田园风光;阳春三月,能让你领略一回人在田间行,鸟在架上鸣,花在身边开,蝶在花上舞的花园式农庄迷人景象。
东许三清庙献殿
地址:山西临汾曲沃县安居乡东许村
东许三清庙现存献殿为元代建筑,现为一家超市所占,保存状况令人堪忧,由于屋顶漏雨严重,屋顶上方架起钢瓦遮挡。屋内的梁架,已成石膏吊顶,什么也看不到。
薛家大院
地址:曲沃县城内西城巷10号
大院建于清代,坐北朝南,三进四合院,占地面积1011.60平方米,现存建筑沿中轴线依次有:南房、过厅、过厅楼、北楼。
前院均为平房,由山门、东西厢房、南房、过厅组成;中院经过厅楼与后院相连,由东西楼、北楼组成。东西楼形制相同,面阔三间,建筑面积为91.8平方米。北楼为明三暗五的建筑格局。大院建筑中保存有精美的石雕、木雕及彩绘。
东许遗址
地址:曲沃县高显镇东许、靳庄、听城三个村之间
遗址由听城村西的高阜向西、向北各延伸约1500米,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其中心位置在东许村约800米处的苹果园附近,路旁的断崖上仍可见到遗址残迹。主要遗迹有灰坑、袋状窖穴。
东许遗址于五六十年代发现,1986年夏和1995年春先后两次发掘。经过几次调查,东许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属于龙山时期的陶寺文化类型,另外还有零星的仰韶时期庙底沟文化遗存。
四牌楼
四牌楼又名望母楼,位于曲活县城贡院街中段,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由邑人李济沆兴建,清代以来曾多交修缮,该建筑为楼阁与牌缕混合式建筑,座北朝南,三重檐十字歇山式绿琉璃物保护单位,2002年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待批)。经近四百年风雨侵蚀、战火纷扰、方革浩劫,依然耸立于曲沃古城一隅。她即有江南楼阁玲珑剔透、精细纤绣之美,双有北方古建筑雄浑巍峨之壮观,是曲沃古老文明的象征性建筑。
大悲院
大悲院位于山西省曲沃县曲村镇中心,唐大和元年(827年)创建,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重修,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进行过修葺。
大悲院坐北朝南,布局为长方形,东西长50米、南北宽80米,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由西院和东院两部分组成,西院又叫旧庙,由文物殿和方丈院等组成,东院又叫新庙,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地藏殿、配殿、耳房和回廊组成,是寺院的主体。现存建筑献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清代所建。
献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梁架彻上露明造,六架椽屋分心用三柱。柱头斗拱五铺作双下昂,昂为琴面昂,补间各施一朵,形制同柱头铺作。昂为真昂,昂尾挑于中平槫下,阑额、普拍枋断面呈丁字形,用材规整。献殿东侧墙上存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大悲院新修卢舍那佛记》、明万历十六年《大悲院记》碑等4通。
曲沃感应寺砖塔
曲沃早先流传有一首童谣:“曲沃人,爱想家,一天不能离开妈,三天不见裂破塔,眼窝通红泪哗哗。”童谣中的“裂破塔”就是曲沃感应寺砖塔。
感应寺砖塔位于曲沃旧城中西门外原感应寺内,故又名西寺塔。该塔兴建于金大定五年(1165),塔共12级,其形制为辽金时期北方地区盛行的密檐塔式。塔平面呈八角形,中空,塔身造型端正。塔身一层以上的密檐部分随高度将每一层出檐深度都往里作不等量的递减,使塔的外形显得更加高挺、硕壮,显示了北方民族勇健豪放的气质。元大德七年(1303)年大地震,塔体坠落四层,剩余的二层以上裂为两部分,故又有“裂破塔”之称。至上世纪中叶,感应寺塔一直是曲沃最高建筑物,也是县境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从而也是曲沃标志性建筑。
好,要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