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协供给方基本情况
广东市场2018年发电集团成交上限前10名的市场份额已超过75%。
2、合同电量集中交易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开展的2018年年度合同电量集中交易共三轮,三轮交易共成交9636手,总成交电量96.36亿千瓦时,基本接近100亿总成交规模。
3、2018年长协供需分析
广东2018 年电力交易双边协商限额1000亿千瓦时(电量申报结束前28小时被220笔交易瓜分,校核前电量1001.791405亿千瓦时,校核后电量998.18906175亿千瓦时,约3.6亿千瓦时电量校核后被剔除),总的市场规划约为1600-1700亿,约占60%左右。
基于2018长协情况,大部分客户倾向于固定价需求,期望全电量固定电价;
根据2017年统计情况,售电公司在电量分配中一般会拿出约80%左右对接长协,如2017年交易总电量1000亿,双边协商约837.05亿(安全校核前);
如按此比例,约需要1300亿双边电量,因而1000亿电量是不足。市场实质上变成了供方市场,发电集团易于通过价格在市场上形成操控空间。
3、2018年长协情况分析
a、批零倒挂现象——电源方联合控制价格
电源方以价格优势抢走大量独立售电公司合同,部分独立售电公司颗粒无收;
某电源方售电公司前期推动市场其他电源方高价抢客户,后半程在其他电源方合同签订基本完成任务时,直接压价,以7份左右的价格签订大量客户;
b、高价争抢客户——部分独立售电公司与电源方售电公司
拟以大电量作为谈判筹码向电源方要价的独立售电公司,最终基本未能达成目的,无法与客户交待——赔钱销售或毁约;
故意在市场上报高价,以提高电源方抢夺市场付出的成本,在长协签订期间推波助澜,最终使得电源方拒绝售电给该类售电公司。
c、客户预期不断升高,胃口越来越大
部分客户(甚至1000万年用电量的小客户)在长协期间获得降8分甚至降9分的超低价,获取预期收益;
部分客户(包括部分大用户,如伯恩光学)在长协期间不断抬高预期,推迟与售电公司签订合同,最终比较被动,以降价7分甚至6分左右的价格成交;
部分客户在长协期间不断抬高预期,最终错过长协签订,无法购买到长协电量。
d、博弈结果
大部分客户成为本次长协最大的获利方,以绝对超过去年长协的价格落定,小部分客户长协价格不理想或失去长协机会;
电源方售电公司较好地完成了本次长协任务,但同时付出了较大的成本;
独立售电公司长协签订状况差:丢失客户(大部分售电公司)、赔钱销售(如某售电公司签约20亿左右,约赔将近1分/度)、毁约(如某新加入售电公司),个别售电公司基本上进入电源方的黑名单,预期会有部分独立售电公司转入中介方或退市。
4、2018月竞争分析
广东2017年价差居全国首位,考虑到全国其他省市的情况,月度竞价价差空间可能会放缓或收紧;
煤价走高,月竞差价会受一定的影响;
发电企业本次长协虽然花费了代价,但是也尝到了甜头,月竞时是否会采取同样的策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从2018年年协总体价格结果来看,比2017年长协高约1分,月竞如能同样高于1分或总体加权平均高于1分,将2018年月度竞价可期待(约7分以上);如2018年总体加权平均维持原状,则2018年月度竞价勘忧(不足5分);如2018年月度竞价差价保持与2017年持平,则同样为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