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历来是关注度最高的高考项目。原因很简单,因为这群考场外的人,大多数已经看不懂其他考题了,只有这个作文,稍微接点地气。
高考作文反应的某种程度上,也是这个国家、民族的思考方式,或者说是这个民族的灵魂高度。
来看看法国的高考题吧:http://learning.sohu.com/20150607/n414581571.shtml
说实在的真的是令人汗颜的。看看人家选拔人才的题目,考察的真的是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是一般的市侩能理解和写好的。
我们今年的考题是VR,新技术带来的变革,或是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异同,前者是不是会真的取代后者,我想出题人是想引起考生的思考,虚拟世界改变的到底是什么,人之所以可贵,人超群于万物,正是因为人类世界存在真情实感,这些东西就不是虚拟世界能赶超取代的。
当然这只是我的思考。也许偏题。但是我想这个题目绝对不会是让学生把重点仅仅放在什么vr和技术改革上的。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思考,那这个作文就是把题目扩写了一下。没有思考,文章就没有灵魂。大多数考生大概都会保险起见,为了所谓的不偏题,拿个保底分,就按照题目扣题写。写个70%-80%的分数,反正不亏。
我们的高考作文题绝对不能出成法国那样。不然就断绝了那些只会扩写文章题目的人的生路。大多数的考生,根本就是做题目的机器。回想起你的高中写作课,我看大多数都是在教你怎么写作技巧,怎么把文章编的好看。殊不知真正的好文章是要有真情实感的,需要有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在此以外,所谓技巧倒显得多余了。我们的写作课就是一种讽刺。我说句难听的,就是八股文,也要考考生的视野和论点的。只会写华丽的骈文,取士了也是一坨废物。
高考到底在考什么。我觉得是应该考学生能力的。而不是考一些技巧。能力的考察不是通过一次两次的考试能考出来的。这大概是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难处所在。也是一种悲哀。有才之人受了委屈了。
我某种程度上是认同二中老师的985 211有什么了不起的言论的。因为即便是考上了,你也是因为写了这种垃圾文章考上的。高考选拔的精英没有思考能力和一定的思维高度,确实没有什么了不起。我身边就有一个清华毕业的女生,也是某省几十万考生里考前三十的佼佼者。此人用功我是不否认的,可惜能力太差,差到一定地步。配个溶液各种犯错误,配到半夜也弄不好。简单的实验,对着配方可以很容易做好的,做了几次还都是失败。我不觉得她是高考应该选出来的人选,也不是清华这种级别的学校应该录取的。不觉得她对自己现在研究的课题有什么前瞻的视野和思考。倒是有一个山东某师范大学毕业的二本学生,非常聪明,能力很强,做啥学的都快。换我是考官,我绝对是选后者去清华的。可惜我不是。高考也不允许考官直接定人选。不然高考也就失去意义了。
我乱扯这些,不是说在否定高考,也不是说高考得改。我们的高考不能改,永远只能这样。高考要适应国情。我们的现状之下只能这样。政治经济人文各种因素充斥了这个全民族大考。有悲哀之处,但总也有可喜之处。总的来讲,总算是为了穷人家的小孩提供了一条出人头地的路。但是说是选拔人才,我并不看好。这种考试,若是真选出人才了,也是因为人才确实优秀,而不是因为因为这个考试制度优秀。
期待着有那么一年,我们的考题也能出得这么深邃。
支持。
高考作文题应该是那种需要观点和深度分析的题目,并且不只是为了拿保险分而基本上一面倒的由同一个角度泛泛而谈的题目,应该是正反都能写都能出彩的题。高考作文考察的应该是学生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思维方式。
也不算深邃,但要与时俱进,多角度,当然可以像他们的会考一样,把文科理科分开,比较文科情怀多一点,理科现实多一点!
我觉得差不多的,只有会思考的学,没有会思考的题目。
你们信不信如果中国和法国的高考题换一下。楼主依然会上来批中国的高考题太空洞抽象不够接地气。
只有会思考的学生,没有会思考的题目。
只有题目一样了,他才没办法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