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今有这么一句调侃的话:上班时不要和我谈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一开始是用来调侃一些企业的老板整天就知道和员工谈理想,目的不是真的为了员工的未来考虑,而是给员工画张饼,让员工为自己卖命。当然,不可否认,这样的老板确实很多,但我们不能因为有这样的老板存在,而忽视了自己上班的目的,到底是为了赚钱还是经验?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按年龄分两种情况,一种是20--35岁之间,一种是35岁以上的。首先说下35岁以上的,这个年龄段的人通常都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要么理想明确,已经小有成就,要么普普通通,但工作经验也相对成熟,这个时候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其它的都是白扯。而35岁以下的人社会经验不多,但也没有被固定在某一块,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所以这个时候经验更加重要,不需要老板给自己画饼,而是要自己去规划。
下面是个人觉得在规划是需要注意的几点:
1、工作本身不是奋斗的目标。工作只是我们实现目标的一种途径和手段,没有人天生就是企业家或者老板,都是通过工作的积累,我们要把不工作(拥有自己的事业)当作一种目标。
2、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要满足于你现在的能力,即使你现在的能力已经超出了职位需求,当我们自己的能力能够胜任更高职位时,自然有升职的机会。
3、不要总想着自己能拿多少报酬。如果我们在工作过程中,总去计算我们的每一份付出是否有等价的回报,那我们的工作能力永远得不到提升。我们要多想我们能做什么,或者是做了这些我们能学到什么,要看重自身价值的提升,而不仅仅是工资的提升。
4、不是为了老板而工作。抱着为老板工作这种心态的人,往往是拿一分钱就做一分钱的工作,到最后真的就只值一分钱了。想检验自己值不值钱可以试试跳槽,如果跳槽后的岗位或薪资较原来没有档次性的提升,只能说明我们“不值钱”。
5、不要在乎职位的高低。现在很多年轻人刚工作就想有较高的职位,就想管人,觉得底层岗位很没面子,所以不愿从基层做起。但你没有能力如何胜任高职位,而基层刚好是积累经验的地方,所以容易进入死循环。
6、先付出,再谈回报。一定要让自己的付出大于回报,通常老板不会为一个没有价值的员工开高的工资,需我们要先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再去谈价钱,因为老板同样不会吝啬给有能力的人开较高的工资。所以当我们抱怨老板可抠门时,不妨先想想自己值多少钱。
7、适当加班。现在很多年轻人不能接受加班,但正常公司都不会硬性的要求必须加班或经常加班,但任何公司都有忙的时候或者紧急的事情,公司在最需要你的时候指望不上你,那老板肯定无法重用你。另外人的一生工作的时间是大概相同的,在羡慕别人事业有成带薪度假时,先想想别人为这一天付出了多少。
8、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有时候我们容易把我已经做的够好了,或者我已经够努力了当作借口,当我们有这样的想法时,老板也会有一个对应的想法:你的工资已经够高了。
文: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