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借条千万别犯这几个错!小心血本无归!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不起眼的纰漏,往往导致满盘皆输。同样,借条上的只字之差,常常会导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借条上的漏洞一旦被借款人利用,进而大做文章,常常让债主们要债无门,吃尽苦头。
亚太银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银资网)提醒各位债主,以下四种不规范的借条写法,往往会成为借款人赖账的理由:
一、借条中存在多音字
比如,借条中若有“还欠款10万”字样,那是还(hai)欠款10万,还是还(huan)欠款10万呢?有些借款人就会利用这种多音字大做文章,让债主懵圈。
因此,借条中应尽量避免出现多音字,不给借款人投机耍滑的机会。
二、借条无手印、无借款人身份证信息
借条上若只有借款人的名字,而没有手印或身份证信息,欠款人一旦抵赖称借条上的名字并非自己所写(存在故意改变字迹的行为),往往让债主血本无归。
因此,借条上借款人的名字、手印及身份证信息一定要齐全,缺一不可。
三、双方有口头约定,但借条中未写明
借条中未写明相关借款细则,若借款人在还款时不承认有此事,债主往往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因此,双方口头上的约定一定要写进借条中,以避免借款人恶意抵赖。
四、借条中没有强调借款已经支付给借款人的事实
借条中,往往一字之差,就会导致意思大相径庭。比如:“今借10万元”与“今已借到10万元”。前者无法判断借款人是否已经拿到借款,此时,若债主无法提供银行汇款记录,就只能接受投诉无门的残酷现实。
因而,借条中一定要强调借款人已经收到借款的事实,且尽量避免现金支付,并保留好汇款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