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透露新动向:近50个三线城市拟上马地铁(下附名单)
第一财经
随着城市规模尤其是中心大城市的不断扩大,建设地铁的城市也越来越多。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目前我国共有43座城市获准修造地铁。这其中,绝大多数一二线城市已获准修造地铁,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地铁建设逐渐向三线城市扩散。比如,2016年以来新加入地铁建设大军的4座城市:芜湖、绍兴、洛阳和包头,均是三线城市。
而未来,更多的三线城市将加入到地铁建设大军中。
规划显示约50城拟上马地铁项目
福建省经济总量第一大市泉州,日前公布了《泉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一次公示》,两条线路共72.46公里,且全部是地下敷设方式。
在经济一大省广东,今年4月印发的《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显示,地级市中山将在十三五期间建设一号线一期、二号线一期等,建设里程约 44 公里。这也意味着中山将成为广东第五个结缘地铁的城市。此外,广东还将支持珠海、汕头、江门、惠州、湛江等符合条件的城市有序发展适宜的城市轨道交通。
按照今年初公布的《河北省轨道交通发展“十三五”规划》,河北省加快推进邯郸、秦皇岛、唐山、保定、张家口等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适时报批并启动项目建设。
在广西,未来柳州、桂林城市轨道交通也将起步发展。尤其是柳州,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分布着五菱汽车、两面针、金嗓子、柳工等著名企业,2015年该市中心城区人口达到了163万。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广西将力争实施柳州城市轨道交通第一轮建设规划。
今年1月,湖北宜昌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规划完成省内预评估,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上报国家审批。据了解,宜昌初步规划向国家申报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规划(2017-2023)为1号线一期、2号线一期、3号线一期共72公里。计划2017年取得国家批复并达到开工建设其中一条条件。
根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未来拟修造地铁(含轻轨)的三线城市约有50个,这些城市中,山东、河南、广东、安徽、河北等人口大省最多。
这其中,像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人口规模大,城镇化率仍比较低,目前获准修造地铁的城市仍比较少。在未来在加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将有大量人口进入到城市内,再加上汽车的普及,地面交通日益拥堵,因此不少地级市也产生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
以山东为例,根据去年公布的《山东省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十三五”发展规划》,除了已经获准修造地铁的青岛、济南两城之外,“十三五”期间淄博将启动轨道建设,开工建设1号线、2号线;烟台市建成覆盖中心城区主要客流节点的城市轨道骨架线路,十三五末线网规模达到70公里以上。
潍坊市将建成市区1 号线一期和市区2 号线,“十三五”末线网规模达到45公里以上;济宁市建成普线1号线、快线1号线、快线3号线;临沂市启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工作,确保中远期建成城市轨道网络骨架。
在安徽,除了已获准修造的合肥和芜湖外,未来该省还将启动淮南、马鞍山、蚌埠、安庆等市城市轨道交通主要线路建设。在河南,除了郑州和洛阳,河南还将鼓励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发展轨道交通、BRT(快速公交)等大容量公交系统。也就是说,未来河南将有多座城市有望建造地铁。
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胡晓登说,在城镇化速度加快的情况下,数亿农民进城,中心城市传统的地面交通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供应的需求。在稳增长仍需要投资主打的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是与供给需求契合度最高的领域。
相比之下,东南沿海的江浙由于经济发达、城镇化率较高,已获准修造地铁的城市较多,因此,未来拟新结缘地铁的城市就比较少。比如江苏目前已有6座城市获准修建地铁,未来只有扬州修建地铁的可能性较大。
地铁建设将同城市实际需要匹配
随着一二线大都市圈的发展,这些中心大城市的地铁建设也随之扩展到周围邻近的城市。比如河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河北将推进环首都县(市)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衔接项目,率先建设平谷线(经三河)。研究推进亦庄-廊坊、大兴-固安、房山-涿州等环京县市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衔接项目。
与此同时,深圳地铁也在计划进一步延伸至惠州,西安地铁规划延伸至咸阳,厦门地铁将延伸至漳州,武汉地铁拟延伸至鄂州等。
不过,专家也提醒,在一二线大城市之后,未来普通的三线城市要造地铁还是应该更谨慎一些。因为现在很多三四线城市,由于其对周围的辐射吸引力有限,人口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在向一二线城市移动,因此不可对未来的城市人口增长过于乐观。
以河南为例,今年6月发布的《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17)》指出,目前河南的情况是,农村人口大多直接向郑州等大城市流动,再加上三、四线城市人口也在向郑州转移,造成郑州人口激增,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失。
其中,郑州是2011-2015年全省唯一的人口净流入地区,外省流入河南人口的37%和省内流动人口的60%均流入郑州,“十二五”期间郑州净流入人口达185万,仅比深圳少1万,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第七。而同时,省辖市的中心城区不仅无法有效吸引市域内的农业专业人口,而且原有人口向郑州转移的趋势也无法扭转。
另一方面,随着拆迁等各种成本的上升,轨道交通的造价也不断升高。按照三期规划中的数据计算,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每公里造价达到了8.5亿元,长沙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每公里造价也达到了6.9亿元。因此,对三四线城市来说,是否上马城市轨道交通,以及选择上马什么样的快速交通方式,仍需因地制宜,慎重选择。
拟新建造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名单
中山、珠海、江门、汕头、惠州、湛江、柳州、桂林、泉州、漳州、湖州、嘉兴、扬州、淄博、烟台、潍坊、济宁、临沂、邯郸、秦皇岛、唐山、保定、张家口、廊坊、大庆、大同、南阳、开封、新乡、焦作、淮南、马鞍山、蚌埠、安庆、赣州、九江、上饶、宜昌、襄阳、荆州、黄石、常德、株洲、湘潭、绵阳、泸州、宜宾、西宁、宝鸡、咸阳。
地铁和轨道交通有区别吧。
11号线(葛店段)环评已过,年底开建,2019年通车,鄂州政府已要求11号线继续延伸!黄石、鄂州应利用国家地铁审批放宽的时机,借顺丰机场东风,联合申报黄鄂地铁一号线,筹备二号线和三号线!
地铁属于轨道交通中的一种
重磅!国家宣布:这50个三线城市最有前途
2017-09-06
在中心城市不断扩大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三线城市被惠及。
刚刚,权威媒体公布了一份重磅利好名单,涉及到50个三线城市。
01、50个三线城市要通地铁
今天,第一财经公布了一份关于50个三线城市地铁规划名单,这份报告是根据各地“十三五”交通规划及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
50个三线城市分别是:
广东:中山、珠海、江门、汕头、惠州、湛江;
广西:柳州、桂林;
福建:泉州、漳州;
浙江:湖州、嘉兴;
江苏:扬州;
山东:淄博、烟台、潍坊、济宁、临沂;
河北:邯郸、秦皇岛、唐山、保定、张家口、廊坊;
黑龙江:大庆;
山西:大同;
河南:南阳、开封、新乡、焦作;
安徽:淮南、马鞍山、蚌埠、安庆;
江西:赣州、九江、上饶;
湖北:宜昌、襄阳、荆州、黄石;
湖南:常德、株洲、湘潭;
四川:绵阳、泸州、宜宾;
青海:西宁
陕西:宝鸡、咸阳。
轨道交通是现代化城市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既是城市价值的外在体现,也是城市潜力的判断标准。
世界上最早的地铁,是1863年英国伦敦大都会地铁。中国虽然发展的比较晚,第一条地铁是1971年开通的北京地铁,晚了108年,但后来居上,上海、北京的地铁里程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二位。
截止到目前,我国有30个城市开通地铁,大陆27个,另外三个分别是香港、台北和高雄。
2017年中国已开通地铁运营的城市
相比于传统交通工具,轨道交通更舒适、更快速、更便捷,它在宏观上能够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在微观上能够带动片区的房价上涨。
由于地铁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都非常高,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每公里造价达到了8.5亿元,长沙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每公里造价也达到了6.9亿元。
因此,没有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城市,根本承担不起地铁建设和后期运营的费用。这50个城市都是经过省政府推荐,并获得国务院批准的。
换言之,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此意,既是对这50个三线城市当下发展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潜力的看好。
02、为什么是这50个城市
除去一二线城市,中国还有600多个城市,为何偏偏是这50个城市被选中?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
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沿着大城市化方向发展,在各城市自身发展的推动以及国家战略规划下,中国城市格局已经呈现出围绕一二十个中心城市形成的城市圈。
城市圈中的中心城市一方面通过吞并的方式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
如杭州吞并临安;青岛吞并即墨;长沙吞并长沙县;济南吞并济阳县;成都将资阳、简阳纳入行政版图;合肥、马鞍山、芜湖瓜分巢湖。
另一方面,通过轨道交通将触角延伸到周边城市,打造一批“一小时都市圈”。如深圳与东莞、深圳与惠州,北京与廊坊、上海与南通、嘉兴。
这50个三线城市大多都是位于中心城市周围,或者是12个国家级城市中核心成员。
中山、珠海、江门、中山、惠州均是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成员,中山正在修建深中通道,未来将与深圳互通地铁。汕头与珠海是经济特区,湛江是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目前已经开通高铁,是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包海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北部湾城市圈中三大核心城市之一。
嘉兴、湖州是上海的卫星城,扬州、淮安、马鞍山均是南京都市圈中的核心城市,廊坊是北京的卫星城,保定、唐山是河北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京津冀城市群中的核心成员。
新乡、开封、焦作是郑州大都市圈中的城市,南阳是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中的成员。
九江、上饶是环鄱阳湖城市群中的核心成员,其中九江又与南昌一起组成了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承担着引领江西经济发展的重任。九江在“八纵八横”高铁网中,还占据着京港台、沿江两条通道,地位超过了许多省会城市。
黄石是武汉城市圈中的成员;株洲、湘潭与长沙组成了长株潭城市群;绵阳、宜宾、泸州是成渝城市群中的成员。
烟台、淄博、潍坊是山东半岛城市群成员;宝鸡、咸阳是关中平原城市群中的核心成员,咸阳与西安均是西咸新区的组成部分。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
这些城市由于地理上的优势,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将通过轨道交通与中心城市相连,分担中心城市的人口压力,与此同时也分享中心城市的资源、成果。
除了上面一类城市外,还有一些由于自身经济实力和发展需求所致。如泉州,它是具有内生性经济增长点的城市,自身经济实力雄厚,GDP位居福建第一位,有修建地铁的需求。
赣州,是江西实力第二的城市;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分布着五菱汽车、两面针、金嗓子、柳工等著名企业。
综上所述,为何会选择这50个城市,其实可以概括为两点原因:
1、区位优势,如惠州、中山、湛江、廊坊、扬州、嘉兴、绵阳、开封、焦作、孝感、株洲、湘潭、九江、西宁等;
2、经济优势,如珠海、汕头、泉州、柳州等
03、地铁,对这些城市意味着什么
交通对城市而言,如同人体血管,它是城市发展所需能量的运送通道。交通的改善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快速化、便捷化的轨道交通对于这50个三线城市而言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将给这些城市带来什么变化?我以为至少会带来两点变化:
1、刺激城市经济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
正如我之前所说,地铁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元素之一。它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高昂,因此,地铁运营里程大体上能够反映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高低。
轨道交通相比于传统交通,还能够加速城市内部运行,提升城市活力,一个“血脉畅通”的城市,经济永远是健康向上发展。经济向好,就会吸引人才前来,人才又将促进经济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刺激房价上涨。
在影响房价的上涨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教育资源,其次是交通。
高舒适度、高便捷性的地铁本身就有刺激房价上涨的功效,此外它刺激城市经济向上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两者最终也会影响到房价。
因此,在直接作用和迂回作用双重叠加下,很明显,地铁将会刺激这50个三线城市的房价均上涨。
不过,仅凭地铁一个因素判断房价走势不够严谨。为了更好地判断这几十个城市的房价,我们不妨增加人口因素。
数据根据各城市统计局数据计算而得,其中个别城市数据为2009~2015年
上图是50个二线城市小学生人口数据变化情况。由于统计局公布的常住人口,参与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数据失真。因此,我采用更真实的小学生人口变化来反映城市人口增减。
从上面表格可知,过去6年,这50个三线城市中有20城市人口是流失的,包括汕头、湛江、扬州、九江、西宁等城市。
另外30个城市人口在增长,尤其是廊坊、中山、珠海、泉州、柳州、桂林等城市。淮南、马鞍山人口暴增是行政区划调整所致。
因此,如果结合区位优势、经济实力和人口变化三个因素,给这50个城市的房价上涨潜力分个等级,将会是这样的:
最看好:廊坊、惠州、中山、珠海、泉州、嘉兴、保定;
看好:汕头、江门、桂林、柳州、漳州、湛江、扬州、湖州、淄博、潍坊、烟台、济宁、临沂、邯郸、唐山、秦皇岛、张家口、开封、新乡、焦作、淮南、马鞍山、蚌埠、赣州、九江、上饶、宜昌、襄阳、黄石、株洲、湘潭、常德、绵阳、宜宾、西宁、咸阳;
一般:大庆、大同、南阳、安庆、荆州、宝鸡、泸州
有轨电车也算轨道交通的。地铁还早。
国家层面,湖北城市里除了武汉就是黄石,国家级的试点、示范都是黄石优先,到了湖北省,就是宜昌、襄阳优先,黄石老九!
黄石地铁基本不可能的,最起码10年后了的事情
文章里面说了:湖北省内部审核通过,支持宜昌、襄阳、荆州、黄石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宜昌报建轻轨、审批中,襄阳报建地铁,荆州规划轻轨,黄石有轨电车开建、规划轻轨。
到宜昌、襄阳去看一看吧,你会感到自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