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绍兴商贸业发展形势分析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完善落实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措施,推动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商贸市场稳步增长。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0亿元,同比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9%(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均比上半年提升0.7和1.0个百分点。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重点企业对消费品市场作用明显
1-9月,全市144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企业零售额超过一亿元,累计实现零售额4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总量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7.9%。重点企业对全市商品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县区之间社零增速差距缩小
从各区、县(市)看,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差距不大,增幅最高的柯桥区增长11.8%,增幅最低的嵊州市为9.0%,差距2.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缩小0.4个百分点(详见表一)。
表一 1-9月各区、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情况
总量(亿元) 占比(%) 增速(%) 增速位次

市 1400 100 10.4 --
越城区 361 25.8 10.2 4
柯桥区 202 14.4 11.8 1
上虞区 224 16.0 10.4 3
诸暨市 303. 21.7 10.6 2
嵊州市 193 13.8 9.0 6
新昌县 117 8.4 10.2 4
(三)消费市场结构持续优化
前三季度,我市消费升级类商品亮点纷呈,时尚、健康、文化消费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居民对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和金银珠宝类需求扩大,同比分别增长125.4%、44.1%和28.3%。
(四)城乡消费市场增速均衡
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快速推进,科技与产业的加速融合,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企业在农村大量涌现并迅速发展,农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1-9月,全市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5亿元,同比增长12.2%,高于城镇发展速度2.2个百分点,农村市场相对活跃,农村消费品市场潜力巨大。
(五)汽车、石油等重要商品增速提升
前三季度,全市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分别实现252亿元和82亿元,累计占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53.6%,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7.5%和9.3%,比上半年提升1.5和0.6个百分点。汽车、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回暖有效拉动社零增长。
(六)住宿、餐饮业持续回暖
1-9月,全市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45亿元和148亿元,同比增长15.0%和18.4%,分别位居全省第二位和第一位。其中限额以上住宿餐饮法人企业营业额达到1000万以上有61家,累计实现营业额29.91亿元,同比增长20.0%占限额以上住宿餐饮营业额总量79.4%。
二、商贸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批发业销售发展速度偏低
1-9月,我市批发业销售额实现6291亿元,总量已位居全省第三,仅次于杭州和宁波,同比增长14.6%,速度位于全省第九位(详见表二)。
表二2017年全省三季度批发业销售额(全部)
1-9月总量
(亿元) 1-9月增速
(%) 总量
位次 增速
位次
浙江省 54690 20.7 -- --
杭州市 14171 22.8 1 5
宁波市 12493 24.9 2 2
温州市 3326 23.3 6 4
嘉兴市 3989 14.8 5 8
湖州市 2301 23.5 8 3
绍兴市 6291 14.6 3 9
金华市 6240 18.1 4 7
衢州市 820 12.9 10 10
舟山市 1879 24.9 9 1
台州市 2547 19.8 7 6
丽水市 633 7.5 11 11
(二)传统商贸零售亟待走出困境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实体经济冲击巨大,当前绍兴大型传统商贸实体分流明显,经营形势受到较大影响。1-9月,全市各大商场、超市零售额增速持续放缓,合计实现零售额102.78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大幅低于全市商品零售平均水平。
(三)部分类别商品增速回落
前三季度,我市限上批零业商品分类中,部分类别商品销售增长缓慢,尤其是日用品和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实现12.99亿元和9.34亿元,增速分别下降2.6%和0.6%,这两类商品第三季度以来呈负增长态势。
三、下阶段预判及建议
我市前三季度消费品市场运行虽然面临多重困难,但随着消费环境改善,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居民消费意愿有所回升,长期向好因素仍然存在,预计全年我市消费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提升的势头。为促进绍兴消费品市场消费持续健康发展,立足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提升居民收入水平,释放消费潜力
收入是消费的决定因素,增收是扩大消费的根本条件。因此,一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改善收入分配秩序,促进收入分配格局趋于合理。二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尤其扩大困难群体就业,稳步提高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合理薪酬体系,拓展多样性增收渠道,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居民收入增长预期和消费信心,让居民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
(二)规范市场和行业管理,改善消费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监管作用,营造行业规范自律、企业守法经营、消费者自主选择、政府依法监管、社会共同监督的消费环境。加强对电商企业、物流企业、旅游公司的监管,更加规范完善行业管理,改善消费环境。
(三)增加产品供给品质,提升消费欲望
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对消费品质的需求也相应提高。因此产品要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创新,更好的满足消费群体对智能化、个性化、时尚化的需求。同时,还要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以满足不同消费细分群体。
(三)加大商贸流通改革步伐,推动实体零售店创新转型
深入实施“互联网+”,助推消费品市场发展升级。加快商品市场转型升级:通过提升信息化在市场经营、管理、营销中的应用水平,建立自有或第三方平台,打造“智慧市场”,鼓励企业转型:零售企业要积极转变经营方式,积极推进线上线下互动,不断优化消费路径、打破场景限制,提高服务水平;实体店通过互联网展示、销售商品,提升线下体验、配送和售后服务;引导工业企业产品生产与网络零售相结合,提高绍兴本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柯桥比想象中的要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