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个月了,这样的培训班你敢给孩子报名吗?

距9月1日开学,正好过了一个月。一些家长蠢蠢欲动,开始筹划着为子女校外报班,提高学科成绩。
这种为子女报班其实很普遍,在学生家庭中的占比近乎过半。据《中国教育新业态发展报告(2017)——基础教育》显示,全国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校外培训总体参与率为48.3%,参与校外培训的学生年均支出约为5616元,家庭选择校外培训主要以学科补习和应试为主。
一、督查
需求滋生了市场。既然有强烈的需求,校外培训市场自然水涨船高,同时行业内部管理乱象也随之而来。不少钻空子、违规开班、开课的机构却混杂其中,严重损害着学生及家长的权益。而且,违规机构数据占比还不小。
截至8月20日,全国范围内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已摸排培训机构38.2万家,其中发现问题25.9万家,已经整改4.5万家。
从摸排数据来看,实际上存在的培训机构或远远大于38.2万家,而这绝非一个小的数字。更有甚者,发现问题的机构占比明显高于60%,这值得高度关注。
所幸的是,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已着手整治了!以福州为例,多部门联合福州市教育局组成专项督查组,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专项督查工作。
8月15日,福州晚报(fuzhouwb)微信公众号刊登了一篇题为“363家!福州校外“黑培训”名单全曝光!(附表格)”的文章,公布了全市363家无证培训机构名单。其中,鼓楼区29家培训机构被曝光。
综观被曝光的培训机构,主要存在师资条件不合规、培训行为不规范、收费偏高、培训场所不达标等方面的乱象。
二、乱象
窥一斑而见全豹。福州校外“黑培训”只是校外培训乱象中的一个缩影,我国校外培训产业链,或多或少都存在上文提到的违规行为。
师资条件不合规
国务院办公厅8月22日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
然而,有部分校外培训机构招聘学科老师,极少有硬性规定“必须有教师资格证”,有些机构甚至招聘兼职大学生,将其包装成辅导老师,以蒙混家长。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据校外培训机构招生老师曝光,以星火教育为例,该机构存在招聘大学生任兼职辅导老师的情况,且寒暑假特别突出。
9月29日,笔者在一个招聘网站上搜索“老师”,行业一栏选择“教育培训院校”,出现了1592条职位信息。
某招聘官网截图
然后随机点击下面的“数学老师”、“老师”职位,查看相关任职要求,完全没提教师资格证。
某招聘官网截图
与普通职业不同,教师是一个专门的职业,它不仅担负着传授学生知识,还背负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责。教师资格证是步入教师行列的敲门砖,是对教师的一种基本的认定。
所以,师资条件不合规或许在以后的培训过程中容易滋生问题。
培训行为不规范
家长给子女报班,初衷不过是让孩子补漏查缺,提高学科成绩。好一点的,则希望校外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补充和拓展,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
然而,众多培训机构以利益为重,为了让培训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让家长满意,则进行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
自9月1日开学以来,市场上充斥着大量“衔接班”广告。从课程介绍来看,衔接班的授课目标多是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前”和“拔高”。
从南方都市报报道来看,在一个以个人名义发布的“初中衔接班”广告中,授课老师称课程主要针对“小升初”过渡期。课程介绍中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的授课方向。
还有以应试为主的教学。
据任职于某校外培训的老师透露,众多培训机构模拟试卷部分题目与学校统考试卷雷同。这也就意味着参加培训的学生做过了雷同题目,在统考中成绩自然会有所提高,这种“立竿见影”的进步,让家长满意,自然也对培训机构更加信服。
加重学生负担
尽管《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留作业,但晚间补习、作业留堂问题依然一言难“禁”。
场所不达标
根据《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要求,校外培训机构须有符合安全条件的固定场所,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确保不拥挤、易疏散。然而,众多机构,或者个人开设的培训班存在居民楼内无证无照办班的现象。
收费偏高
根据《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要求,校外培训机构需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然而,从市面上的培训机构不难发现,除了寒暑期培训周期是短于三个月,春秋两季开设的培训班周期都超过三个月,并且学费都是在开课前一次性收取。
三、整治
校外培训乱象由来已久,教育部也是三令五申明令禁止。但在政策“高压”之下,校外培训这股风并未消失,反而有越来越强劲旺盛的趋势。
相信家长也并非不了解这样的补习现象。然而依旧一边是骂,一边又忍不住跟风。
毕竟,众多家长有这样一种认知:
学校里的课时有限,同学们的知识水平也层次不齐,老师要照顾到大多数的同学,只能讲一些相对基础的知识。
因此,对他们而言,上不上校外培训班的确有区别。上培训班,花的是钱,可孩子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即使是强化应试的培训,也让孩子在学校统考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提升。
所以,给孩子报班,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是家长无可奈何的选择。这样能让孩子更有竞争力,去竞争好的学校。
需求端口止不住,就只能从供给端发力。
校外培训之所以会出现种种乱象,是因为一些培训机构只以赚钱为目的。所以,严格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严查培训教师的认证显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