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家中发现有蟑螂后,一般都会描述我们家发现有大蟑螂,个头像大拇指这般大,还会飞;或者说我们家的蟑螂都是小只,比蚂蚁大些,爬得特别快,数量特别多。很多人以为小蟑螂长大就会成为大蟑螂,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所说的大蟑螂跟小蟑螂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蟑螂,大蟑螂学名为美洲大蠊;小蟑螂学名为德国小蠊。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它们有什么特点及区别:
美洲大蠊:它是蜚蠊科中体型最大的蟑螂,身长通常有30-50 mm左右,被俗称为“大蟑螂”。全身色泽为红褐色或者深褐色,触角很长,前胸背板中间有较大的蝶形褐色斑纹,斑纹的后缘有完整的黄色带纹。翅长于腹部末端,光泽油亮,情急之下或遇紧急情况可以短距离飞行,但飞行技术不高,飞行姿态和螳螂十分相像。
食性杂,甜食、淀粉类、发酵类食物、污晦杂物、动物排泄物等什么都吃。繁殖情况为雌虫成长1~2星期便产卵,每个卵鞘有卵15个左右,卵期约45-90天,在温度适宜的夏季只需20-30天左右便可孵化。一生可产40-60个孵鞘,多至90个。成虫寿命约1~2年,完成1代约需2年半。科研人员发现它们体表或多或少带有痢疾杆菌、沙门氏副伤寒甲乙杆菌等数十种病菌,家里有蟑螂活动,不小心会将病毒传染给我们人类。
德国小蠊:原产于非洲,在国际间商品贸易往来中被传入我国。德国小蠊身形极小,只有普通蟑螂的四分之一,是室内蟑螂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俗称“小蟑螂”。最小的只有5mm左右,多数体长在 10~20mm。有触角,体色为棕褐色,雌虫略深,成虫和若虫前胸背板都有2条平行黑褐色纵线,体表油亮光泽。若虫体小呈深褐色近于黑色,无翅,成虫翅发达,但基本不会飞翔,爬行足有力,爬行时速度快而敏捷。
德国小蠊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多缝隙结构及有丰富食物的地方,也是食杂性东西,香甜臭辣软硬都吃,最爱是那些发酵食品及富含糖类、淀粉类的食物。德国小蠊还有一个恶习就是边吃、边拉、边吐,浑身携带着数十种病毒。它们对水的要求高于对食物的要求,耐饥不耐渴,因而潮湿的环境是它们最喜欢呆的地方了。它们身上携带着多种可传染给人类的病毒,稍不注意就会给人们带来各种疾病。
繁殖能力超强,在成虫期后第7-10天中交配,几天后即可产出卵鞘,每个卵鞘可以孵化出20-40个若虫。一只德国小蠊一生产的卵鞘大概是4-8个,它们是唯一可以长时间携带卵荚的室内蟑螂。室内温度30度左右是它们卵鞘孵化的理想温度,只需要20-30天左右就可以孵化出虫,幼虫期一般30-50天,经过5-7次蜕皮后成为成虫,通常寿命可以达半年到一年。
看到以上美洲大蠊、德国小蠊的特点,我们大致可以看出的不同之处与相同点,美洲大蠊体型大,略会笨拙飞行,卵鞘产卵少;德国小蠊身材迷你,逃跑速度得快,卵鞘产卵多,繁殖能力非常快;它们都是食杂性动物,污秽垃圾都吃,浑身携带病毒,可传染给人类。因此,现在它们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卫生害虫。
所以,如果家里发现有它们的踪影一定要尽快消灭它们,否则等它们在家做窝后繁殖起来就会比较难消灭了。通常我们会选择用洁兵杀蟑胶饵、虫客杀蟑胶饵、乘勇杀蟑胶饵这类新型灭蟑药来消灭蟑螂,这类杀蟑胶饵是目前最新型的灭蟑螂药,药品对人及宠物都非常安全,采用针管布药,使用方便,而且有连锁灭蟑螂、长效灭蟑螂、对蟑螂无抗药性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