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打响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让低收入农户腰包鼓起来,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共同使命。
  近年来,经过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我市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全面完成“消除4600”的任务,实现了不把绝对贫困现象带入“十三五”的目标。但同时,全市扶贫工作还存在低收入农户数量多、持续增收难,政策兜底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短板。
  作为补齐关键领域短板的一项重要内容,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
  《台州市“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2016年至2020年)》明确:要巩固“消除4600”成果,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达到18%以上,到2020年,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认识,科学谋划,精准发力,切实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
  眼下,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正在台州大地打响!
  战役之一:**搬迁,突破条件性贫困的瓶颈
  玉环县干江镇垟岭村,在海拔100多米的山上,曾是当地贫困后进村,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集体经济为零,学生下山上学要走一个小时……一个“穷”字概括全貌。
  随着高山移民的实施,村民们陆续盖起新房,生产生活方式大变样。村里过半数年轻人在外地种植瓜果,每户人家纯收入十几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0万元大关。村民汪德寿说:“现在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树挪死,人挪活”。高山移民让垟岭村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腰板硬了起来。
  据统计,当前我市近70%扶贫重点村集中在偏远山区或库区源头,且大部分属生态保护区,由于受到限制性发展,村民生产致富门道少,造成了“靠山不能吃山、靠水不能吃水”。
  走下山头,走出大山,无疑是让这些村民开始美好生活的关键环节。搞清现状、摸清家底,是前提和基础。
  “今年,我们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完成**搬迁一万人。”市委副秘书长、市农办主任张宇表示,不单单高山移民的现状情况要摸清,所有低收入农户现状都要排摸清楚,并要分门别类、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挂图作业、按图销号。“我们还将建立一个部门数据、政策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改变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现象。”
  **搬迁,是改变因生存环境带来的条件性贫困的“不二法门”。
  昔日的三门县横渡镇岩下潘村,破败不堪,全村没有一间新房,且99%都是危房。在县、镇两级支持下,村里投入2500多万元资金拆旧建新,村民们利用当地依山傍水的自然风貌及历史文化,种下千亩油菜,开发水上乐园,围建开心农场……
  “做梦也没想到,在老家也能开上小宾馆。”村民鲁小丽说,相比以前和丈夫在宁波务工,现在的日子更充实快乐。
  战役之二:推动创业,走出能力性贫困帮扶困局
  天台县街头镇金满坑村交通不便,一直较为贫困。去年的一场涂鸦活动,让这个地处偏远山区的小村落成了一块“大画布”,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涂鸦村”的名号就此打响。
  如今,金满坑村已创办农家乐8家,床位70多张,能同时容纳500多人就餐,去年接待游客22万人次。村民苏其兵说:“如果不是因为涂鸦,像我们村这么偏僻,谁愿意来呢?”
  一场涂鸦活动,改变了一个贫困村的面貌。
  据市农办调查统计,目前我市低收入农户中因缺能力而导致贫困的家庭,占低收入农户的23%,且家庭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占78%,想发展、缺思路、少实力、办法不多是这一群体增收的“痛点”。
  怎么办?发展产业、提升技能、加大金融帮扶是推动创业的关键之举。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扶贫重点村发展,开展环境整治,实施‘一村一品’,培育产业示范村100个。”市扶贫办主任张学贤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低收入农户富裕起来,提升劳动技能是关键。
  我市发布的《2016年农民培训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出,计划培训农民五万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三万人。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上,更是计划抓好“农业领军人才”等“五大”精品项目,计划培养一万人。
  “今年,我们仍以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兼顾农业专业技能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市农办副调研员、经济发展处处长张光根说。
  低收入农户有创业资金需求,却往往由于缺少抵押担保,难以贷到款。怎么办?我市各地因地制宜,加大了金融扶贫力度。
  临海白水洋镇塘田徐村村民蔡玲飞家境贫困,想种西瓜但没有启动资金,临海农商银行发放的“丰收爱心卡”让她顺利贷到了五万元低息贷款。“这下资金有着落了。”蔡玲飞说。
  战役之三:强化保障,着力解决支出性贫困难题
  病、残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
  据市农办调查统计,我市因病因残致贫占比57%,“一人得病,全家返贫”的现象在农村极为普遍。
要真正让这些贫困人口不再返贫,防止和消除新出现的贫困现象,关键要靠社会保障来兜底。
  在天台,当地开展了政府救助托底,去年将全县低保人数占比从1.04%提高到2%,实现应保尽保;安排1500万元资金,对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扩面提标;开展教育救助,将低收入农户子女列入爱心营养餐和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安排100万元对贫困大学生开展慈善慰问;实行“村企结对”活动,如浙江银轮机械有限公司帮三州乡车门湾村建设茶叶交易市场和加工厂,发展茶园1000多亩,使该村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从2000多元提高到8000多元……
  在路桥,当地设立“因病致贫帮扶基金”,为有效解决大病重病患者家庭这些特殊群体再构筑起一道医疗救助新防线。路桥区范围内只要是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对象、因大病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困难群众,均可申请获得一万元到四万元不等的救助,特殊情况还可特殊考虑。据悉,六年来当地共募捐总额1.8亿元,累计救助四万多人次,发放救助资金7000余万元。
  眼下,我市正在按照“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原则,“宽进、严管、慎出”,降低低保申请门槛,力争全市农村低保率达到2%以上,逐年提高低保标准,不断缩小城乡低保补助差距;同时完善大病医疗保险,从基本医保中拿出部分资金和商业保险结合起来,大幅提高大病报销额度,有条件的地方还尽可能做到对低收入农户参加城乡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通过多措并举,力遏“因病返贫”。

千方百计将扶贫工作做起来,全面步入小康,过上好日子是政府的决心.
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支持政府扶贫工作,合力齐心奔小康.